-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莫是(mò shì)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怀疑,用于疑问句中。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山子(shān zǐ)的意思:山子是一个指代山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特征。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寒山子(hán shā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寒冷的山区孤独生活,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贫苦、与世隔绝。
- 注释
- 野老:乡村老人。
柴门:简陋木门。
飞锡: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象征僧人如飞鸟般轻快。
天台:地名,指浙江天台山,佛教名山。
前身:前世。
寒山子:唐代隐士,以诗闻名。
清诗:清新脱俗的诗歌。
袖来:满袖装着。
- 翻译
- 乡村老人的木门不常打开,有位僧人从天台山飞锡而来。
或许我前生就是那位寒山子,带着满袖的清雅诗篇来到这里。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自然哲思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空间深刻的体验。
"野老柴门不惯开"描绘了一位隐居在野的老者,他的生活与世俗隔绝,对于柴门的开合已经不再习以为常,这里柴门不仅是实际的门槛,更象征着与外界交流的阻隔和内心世界的封闭。
"有僧飞锡自天台"则描绘了一位僧人从遥远的天台山飞来,手持剃刀,这里的“飞”字极富想象力,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到来,更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心灵状态。天台山作为中国佛教著名的道场之一,在这里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精神文化的象征。
"前身莫是寒山子,携得清诗满袖来"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前世今生的深刻反思。“寒山子”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这里“莫是”表达了对过去身份的不确定性和疑问。随后,“携得清诗满袖来”则展示了诗人现世的成就,即便是在隐居的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满袖的“清诗”象征着精神上的充实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生命历程与宇宙万象相连结,形成了一幅充满禅意和哲理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斗百花
欹枕浑无心绪。愁杀春天难曙。
画帘清月光斜,官舍寒梅香度。
回想当年,阁上藜火初红,掌底笔花方吐。
半榻闻鸡处。五柳当门,秉烛曾消酒赋。
风岩月岫,梦中愿寻归路。
何事今宵,黄紬被里扶头,只听闽山钟鼓。
汉宫春.哭方尔止
吾友方干,果贫如赵壹,赋类相如。
平生傲睨成癖,偏爱狂奴。
卢龙塞上,践冰霜、曾策疲驴。
堪下酒,泺河鲜鲫,君言胜四腮鲈。
犹记长干握手,贺更生再世,清泪沾裾。
何图此别千载,邻笛愁馀。
传经有女,问何如、六尺遗孤。
肠断处,重开巾笥,未裁刘秣陵书。
念奴娇.碧岩茶至
云芽乍啜,恐新来、肌骨全因君瘦。
活火煎成丘壑味,略似初含豆蔻。
七碗频烦,恶诗传写,甚觉卢仝陋。
请辞欢伯,无愁是此时候。
尽说产自深崖,佳人独处,隐约春难透。
笠泽下方留不住,绝顶和他青皱。
一片烟横,盘旋肺腑,冷液犹堪漱。
玉瓯谁捧,宝凫闲配芝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