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饮 次 韵 毕 推 官 宋 /苏 轼 簿 书 丛 里 过 春 风 ,酒 圣 时 时 且 复 中 。红 烛 照 庭 嘶 騕 褭 ,黄 鸡 催 晓 唱 玲 珑 。老 来 渐 减 金 钗 兴 ,醉 后 空 惊 玉 筋 工 。(
毕 善 篆 。)
月 未 上 时 应 早 散 ,免 教 壑 谷 问 吾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壑谷(hè gǔ)的意思:指深深的山谷,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非常出众。
金钗(jīn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酒圣(jiǔ shèng)的意思:指酒量极大、酒品高尚的酒客,也可泛指善饮酒的人。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上时(shàng shí)的意思:指适应时代潮流,具有时尚、流行的特点。
圣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刻或时期,某种事物具有圣洁、神圣的特性或价值。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吾公(wú gōng)的意思:指自己,表示自称。
晓唱(xiǎo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歌声,比喻在逆境中仍有希望和力量。
玉箸(yù zhù)的意思:指君子或贵族使用的餐具,比喻高贵、优雅的生活方式或品味。
烛照(zhú zhào)的意思:像烛光一样照亮,比喻明亮、清晰。
- 注释
- 簿书:文书、账册。
丛里:密集的地方。
春风:春天的风。
酒圣:指善于饮酒的人。
且复中:又再次沉醉。
騕袅:形容马车行走的声音。
玲珑:形容声音清脆。
金钗:古代妇女首饰。
玉箸:玉制筷子,这里比喻眼泪。
月未上时:月亮还未升起。
壑谷:深谷。
吾公:我。
- 翻译
- 在文书堆中度过春风拂面的日子,酒中的圣人时常沉醉其中。
红烛照亮庭院,马车声声作响,黄鸡报晓,声音清脆悦耳。
年岁渐长,对佩戴金钗的兴趣减退,醉后只觉泪如玉箸,心生凄凉。
月亮还未升起时就该早早散去,以免山谷间的幽灵询问我这老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中晚唐以来流行的一种宴饮赋诗风格。诗人在月色朦胧之际,与友人畅饮至深夜,借酒会友情,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生活态度。
"簿书丛里过春风,酒圣时时且复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读书环境,诗人在书籍丛中品味着春天的微风,同时也在享受着美酒。这里的“酒圣”通常指的是懂得品酒乐趣的人,这里可能是对友人的称赞。
"红烛照庭嘶騕袅,黄鸡催晓唱玲珑。" 这两句则描绘了宴饮现场的氛围和气氛。红色的蜡烛映照在庭院中,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温馨与安宁;而“黄鸡”指的是报晓的公鸡,它催促着夜未深时便该告别。这里的"嘶騕袅"和"唱玲珑"都是形容声音和乐曲之美好,体现了诗人对音乐和夜晚宴饮氛围的享受与赞赏。
"老来渐减金钗兴,醉后空惊玉箸工。" 这两句流露出了一种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随着年龄增长,对于曾经引以为豪的“金钗”之类奢侈品已经不再有过多的兴趣;而在醉酒之后,反而对简单朴素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欣赏。
"月未上时应早散,免教壑谷问吾公。"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宴饮结束时的感慨和劝告。在月亮还未升起之前就该结束夜宵,以免让旁人议论。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交活动有着自己的节制与分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饮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对待人生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