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栏常凭立,无径独穿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碧 鲜 亭 春 题 竹 唐 /薛 能 竹 少 竹 更 重 ,碧 鲜 疆 更 名 。有 栏 常 凭 立 ,无 径 独 穿 行 。夕 月 阴 何 乱 ,春 风 叶 尽 轻 。已 闻 图 画 客 ,兼 写 薛 先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鲜(bì xiān)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穿行(chuā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或通过时,不停地穿过、穿梭于中间。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更名(gēng míng)的意思:改变名字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夕月(xī yuè)的意思:指夕阳下的月亮,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期或衰败的状态。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阴何(yīn hé)的意思:指暗中谋划、阴险狡诈。
月阴(yuè yīn)的意思:指月亮被云彩或其他物体遮蔽,失去光亮。
- 注释
- 竹:竹子。
少:稀疏。
更:更加。
重:显得沉重。
碧鲜:碧绿鲜艳。
疆:竹林。
名:名称。
栏:栏杆。
凭立:倚靠站立。
径:路径。
独:独自。
夕月:夕阳。
阴:阴影。
何:为何。
乱:纷乱。
春风:春风。
叶:竹叶。
尽:完全。
轻:轻盈。
闻:听说。
图画客:画家。
兼:还。
写:画入。
薛先生:指代某位薛姓画家。
- 翻译
- 竹子稀疏却更显重量,碧绿鲜亮的竹林改了名称。
有栏杆的地方常常倚靠站立,没有路径就独自穿行其间。
夕阳下的阴影为何如此纷乱,春风拂过竹叶轻盈翻飞。
已经听说有画家,将这竹林景色也画入画中,还特别提到了薛先生的作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构思。
“竹少竹更重”表明诗人面对的是一片不算稠密但却显得格外沉甸的竹林。"碧鲜疆更名"则指这片竹林因其碧绿如洗、生机勃勃而闻名遐迩。
“有栏常凭立,无径独穿行”写出了诗人在此亭中常立,享受着这片竹林带来的宁静与安逸,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因为没有小路可以穿梭,只能独立地在心中体会。
“夕月阴何乱,春风叶尽轻”描绘了一幅晚上月光下的景象,月色如洗而竹叶随着春风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柔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已闻图画客,兼写薛先生”则表明诗人不仅是文字的作者,同时也是画家的传闻,并且特别提及了薛先生,这里的“兼写”可能暗示着对薛先生艺术造诣的认可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碧鲜亭中春日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山五松歌
松兮松兮龙之宗,龙不为龙乃为松。
松作女萝缠一石,石为松困难成峰。
倒生下垂几千仞,松头生在青芙蓉。
龙渴下饮髯拂水,一者横卧当石淙。
一者破石石腹裂,石为之母胞胎重。
石无窍穴松久孕,横枝千载乃穿胸。
松胶石漆日坚固,松身长大石无缝。
石兮乃有松为子,石生石养无土壅。
龙性从来不见石,石即泥土恣所冲。
人间但见松变怪,岂知是龙不可踪。
查君来自黔中赠之
怜君万里事孤征,艰难来自黔阳城。
黔阳乃是烟雾海,天无三日能乾晴。
雨师最好黔阳地,霢霢濛濛岂天意。
三年未洗战场红,红满黔阳皆血泪。
啾啾新鬼多王侯,可怜白骨成山丘。
英雄岂合建大义,杀身自古因春秋。
水深火热天所喜,汤武之世皆逆理。
君臣一炬谢生灵,赤县神州终已矣。
君向黔阳吊战场,仲家黑白邀壶觞。
腐肉之中相饮食,乌鸢往往争肝肠。
争肝肠,中有馨香是国殇。
生降差比部尉强,君行莫与别阿梁。
橐驼行
橐驼生一女,不肯与之乳。
羌儿谓橐驼,恩薄乃如许。
女亦肉为鞍,女亦力如虎。
重能驮帐房,可眠我妻女。
屈足受重载,万斛如鸿羽。
中国奇畜稀,肿背人争取。
牝牡不用分,独峰亦爱汝。
泉脉每能知,跑地水如缕。
青海热风来,先鸣报行旅。
粪烟直上时,望似狼烟举。
有时亦人立,两脚相支拒。
夏至虽退毛,封牛谁敢侮。
橐驼且自欢,听我兜离语。
我鼓大琵琶,一曲为而舞。
橐驼知音声,湩流复如雨。
饱饫橐驼儿,蹄峰免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