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炳蔚(bǐng wèi)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超超(chāo chāo)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越常人的意思。
赋声(fù shēng)的意思:赋予声音
函三(hán sān)的意思:指书信或函件中的第三封。
觉王(jué wáng)的意思:谦虚谨慎,不自满自足。
老生(lǎo shēng)的意思:老生是指戏曲演员中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前辈。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人。
庖羲(páo xī)的意思:庖羲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和炊事的创始人,也用来比喻厨师或炊事员。
上驷(shàng sì)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傲慢自大。
王何(wáng hé)的意思:王何是一个四字成语,表示不知道、不了解的意思。
雾隐(wù yǐn)的意思:指雾气弥漫,使景物不清晰可见,比喻事物模糊、隐晦不明。
羲易(xī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很容易、很顺利。
先天(xiān tiān)的意思:指与生俱来的天赋或先天条件。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玄理(xuán lǐ)的意思:指深奥难解的道理或理论。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振万(zhèn wàn)的意思:振奋人心,激励万众向前
掷地(zhì dì)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有力,使人震撼的样子。
掷地赋声(zhì dì fù shēng)的意思:形容歌声或演讲声音高亢激昂,使人振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
首句“别有超超上驷骖”,以“上驷”比喻陈仲醇的卓越才华,暗示他如同马群中的佼佼者,超凡脱俗。接下来的“拈来恐似老生谈”,则表达了对陈仲醇谈论学问时的敬畏之心,仿佛即使是老练的学者也难以与之匹敌。
“逍遥不必溟飞北,炳蔚端成雾隐南”两句,通过“溟飞北”和“雾隐南”的形象描绘,进一步赞美陈仲醇的学识深邃,如同大海深处的宝藏或云雾缭绕的南方,让人难以窥探其全貌,却能感受到其博大精深。
“掷地赋声如振万,先天玄理自函三”则以掷地有声的典故,形容陈仲醇的言论具有震撼力,如同金石之声,响彻云霄。同时,将“先天玄理”与“三”相联系,暗含着对陈仲醇深刻理解宇宙奥秘的赞美,认为他的思想触及到了宇宙的根本规律。
最后,“枕中一卷庖羲易,祗觉王何思未覃”两句,以“一卷《易经》”为喻,表明陈仲醇的智慧犹如《易经》般深奥,不仅包含了自然界的法则,还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诗人感叹自己虽已阅读,但仍觉其深意未尽,表达了对陈仲醇智慧的无限敬仰和渴望深入学习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仲醇才华、学识、智慧的多角度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行示远父秉文四八弟
鸡啼午方停,蝉噪暑未秋。
寓居虽市近,适意如林投。
可人谁能来,王徐真胜流。
王居近官道,树林间田畴。
徐居复何如,老木荫浊沟。
我往必竟日,不为有鱼留。
我有长安行,食谋非道谋。
王郎上冢去,决焉问吴舟。
令弟饥所驱,迤逦从此由。
徐郎独不出,于世罕所求。
念当为此别,要历山寺幽。
令弟既泣女,我亦病未瘳。
是事且若此,其他当罢休。
中秋与重九,预作离阔忧。
惟其梅花时,醉之此山头。
中秋以山居不得与周文对饮况子畅在数百里外也怅然有怀
山林远俗人,风月亲我辈。
凉秋半今夕,痼疾况少退。
诗怀客子哦,酒欠伯仁对。
百年等梦幻,一笑有成败。
秃巾倚枯松,赤脚踏断濑。
何当约二叟,胜践同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