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楷颜毫妙,编联蜀纸光。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杨 立 之 观 韵 海 宋 /苏 颂 六 学 先 声 病 ,群 书 欲 备 详 。摛 文 资 引 据 ,结 字 辨 偏 旁 。篆 楷 颜 毫 妙 ,编 联 蜀 纸 光 。残 篇 虽 脱 落 ,犹 可 挹 遗 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备详(bèi xiáng)的意思:详细准备,充分考虑
残篇(cán piān)的意思:指残缺不全的文稿或文章。
结字(jié zì)的意思:指字义相近,用法相同的词语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紧密的关系。
六学(liù xué)的意思:指六种学问或知识。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广泛的学识和博学多才。
偏旁(piān páng)的意思:指汉字中左右两边的部分,也泛指事物的一部分。
群书(qún shū)的意思:指很多书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泛指大量的书籍。
声病(shēng bìng)的意思:指声音嘶哑、失声等声带疾病。
蜀纸(shǔ zhǐ)的意思:指纸张薄而坚韧,比喻坚强不屈。
脱落(tuō luò)的意思:指物体从原本的位置或状态中分离或掉落。
文资(wén zī)的意思:指文化和财富的积累。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遗芳(yí fāng)的意思:指留下来的美好事物或优秀作品。
引据(yǐn jù)的意思:
犹引证。《后汉书·荀爽传》:“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魏收 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宗庙事,引据《汉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三易》:“此皆不用《周易》,而别有引据之辞。” 鲁迅 《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自由谈》上有一篇《如此广州》,引据那边的报章……真写得有声有色。”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次韵杨立之观韵海》。诗中,苏颂以学者的视角,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入追求和对文献典籍的珍视。他提到“六学先声病”,表明对各种学术门类的广泛涉猎,希望全面了解;“群书欲备详”则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严谨态度。在书法方面,他赞赏篆楷颜毫的精妙,以及蜀纸的光泽,体现了对文字艺术的欣赏。尽管有些“残篇脱落”,但他仍能从其中汲取精华,赞美了古代文献的宝贵价值。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薛潮州
醇谨真贤胄,廉能亦吏师。
潘花一手种,韩木百年思。
良友招魂些,遗民堕泪碑。
今无黄绢笔,书墓叹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