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淡淡(dàn dàn)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种情感的程度不深,轻微或微弱。
寒炉(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卷坐(juàn zuò)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盘踞、占据一席之地。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淡生涯(dàn shēng yá)的意思:平淡无奇的生活或职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宁静的生活中教导子孙诵读诗歌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温情和文化传承的意味。
首句“日亲黄卷坐忘疲”,生动地展现了老者每日沉浸在书籍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疲惫,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这里的“黄卷”指的是古代的书籍,泛指大量的阅读材料,形象地表现了老者勤奋读书的状态。
次句“夜拨寒炉卧更迟”,则描绘了夜晚,老者仍然不愿休息,拨动着寒冷的炉火,继续思考或阅读,直到更深夜静。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老者的勤勉,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三句“淡淡生涯随分足”,点出了老者生活的简朴与满足。他不追求奢华,而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正是古人崇尚的高洁品质。
最后一句“诸孙同唱老夫诗”,则揭示了诗的主题——家庭文化的传承。老者不仅教导子孙读书,还亲自创作诗歌,让家族成员共同吟唱,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这既是对后辈的教育,也是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者在平凡生活中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
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
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
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
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
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
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
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
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
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
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
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
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
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
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
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
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
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
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
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
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
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
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
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
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
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
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
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
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
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清·周冠】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467c6c73e75490418.html
新晴散步
雨中度残秋,阴霾倏弥月。
新晴偶散步,芳草久衰歇。
途遇郭外农,羸瘦见筋骨。
家垦五亩田,无牛自开掘。
晚禾将上口,淫霖悉漂没。
又愆树麦期,春花难望发。
租赋县官催,羞徭里正讦。
终岁无一饱,反受不毛罚。
防秋大徵兵,不如去为卒。
我心本清闲,闻之呼咄咄。
旧为牧民吏,有触辄臲卼。
不忧边氛狂,但恐民力竭。
今无采风使,诗成搔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