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秉之·其六》
《忆秉之·其六》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败苇萧萧岸头垂杨两岸送行舟。

夕阳草荒郊外,争使行人不泪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岸头(àn tóu)的意思:指船只靠岸或者人靠岸。

草荒(cǎo huāng)的意思:指因长期不耕种而导致土地荒芜,无法生长植物的现象。也用来比喻某种资源的匮乏或浪费。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郊外(jiāo wà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情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离别时的哀伤情绪。

首句“败苇萧萧古岸头”,以“败苇”和“萧萧”描绘了岸边枯萎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古岸头”则暗示了地点的古老与沧桑,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次句“垂杨两岸送行舟”,转而以“垂杨”与“行舟”形成鲜明对比,垂杨的绿意与行舟的动势,既展现了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送别的温馨与不舍。垂杨仿佛是友人的情感寄托,用其特有的姿态为离别的人送上祝福与期待。

第三句“夕阳衰草荒郊外”,将画面推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衰败的草地上,荒郊外的景象更加凸显了离别的孤独与寂寞。夕阳的美与衰草的荒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意境,强化了离别时的感伤情绪。

最后一句“争使行人不泪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依恋与不舍之情。在这样的场景下,即便是最坚强的人也无法抑制泪水,充分体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哀婉的艺术效果,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诗中所蕴含的深情与离愁所打动。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感皇恩

歌笑见馀妍,情生眄睐。拥髻扬蛾黛。多态。

小花深院,漏促离襟将解。恼人红蜡泪。啼相对。

芳草唤愁,愁来难奈。兰叶犹堪向谁采。

小楼妆晚,应念斑骓何在。碧云长有待。斜阳外。

(0)

最多宜/浣溪沙·其六

半解香绡扑粉肌。避风长下绛纱帷。

碧琉璃水浸琼枝。

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

可人风调最多宜。

(0)

减字木兰花·其四

多情多病。万斛闲愁量有剩。一顾倾城。

惟觉尊前笑不成。探香幽径。好住东风谁主领。

多谢流莺。欲别频啼四五声。

(0)

过澶魏被水民居二首·其二

莫问居人溺与逃,破篱敧屋宿渔舠。

中庭老树秋风后,鹳鹤将雏夺鹊巢。

(0)

长安在何许二首·其一

长安在何许,疑是青天上。

矫首溯西风,溪云断人望。

(0)

题渊明轩

渊明新榜揭门眉,夫子高情俗不知。

未仰秫粳供岁计,本于松菊有心期。

卧来不浅羲皇兴,归去何惭乡里儿。

窗破檐倾从此始,祇应风月解相思。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