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榜出即事戏成》
《榜出即事戏成》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黄纸争看淡墨书,人人自恐姓名无。

心正似争蛮触出手何如雉卢

路入广寒人共羡,捷传城濮气争呼。

回思三十前事华发萧萧病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夫(bìng fū)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回思(huí sī)的意思:回顾思考,反思过去的经历或行为。

蛮触(mán chù)的意思:蛮横冒失地冲撞或碰触。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心正(xīn zhèng)的意思:指人心纯正、思想正直,不偏不倚。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雉卢(zhì lú)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非常有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揭晓时的情景,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的氛围。首句“黄纸争看淡墨书”,生动地展现了众人对榜单的热切关注,黄纸代表了官方正式的公告,而淡墨书写则象征着严肃与庄重。接着,“人人自恐姓名无”一句,直接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担忧,生怕自己的名字未能出现在榜单之上。

“用心正似争蛮触,出手何如得雉卢”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考生们备考时的专心致志比作争夺微小的蛮触之地,而考场上的一次次尝试,则仿佛是在捕捉猎物雉卢。这里不仅体现了考生们的勤奋与努力,也暗示了考试的激烈与竞争的残酷。

“路入广寒人共羡,捷传城濮气争呼”进一步渲染了科举成功后的荣耀与喜悦。广寒宫是古代传说中月宫的别称,这里借指科举成功者所达到的崇高地位;城濮之战则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此处用来形容成功的喜悦如同战争胜利一般令人振奋。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成功者的羡慕与敬仰,以及他们所获得成就的分量与价值。

最后,“回思三十年前事,华发萧萧一病夫”以回忆三十年前的自己,对比现在的成功与荣耀,流露出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感慨。白发苍苍,曾经的病弱之躯如今已能站在荣誉的巅峰,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对坚持与努力最终得到回报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科举时代考生们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以及成功后那份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满足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周太夫人

生平奉祖母以逮阿姑,每戒旦晨兴,茶手不忘支晚岁;

长君由翰苑而迁谏院,奈通明夜奏,草心无力驻春晖。

(0)

王槐青中翰

平生知己更无多,读秋霜蟋蟀之诗,剧怜季重工愁,安仁善病;

薄命才人竟如此,得春水鲤鱼之信,争抑山阳痛哭,杜曲哀吟。

(0)

挽曾国藩联

翊运仗元臣,蓦地神仙惊帝梦;

任贤真宰相,溥天桃李哭春风。

(0)

集字联

老竹当风生古趣;幽兰临水抱闲情。

(0)

挽方锡明母联

社酒记同斟,数里闬交游,十载春明劳梦想;

榜花曾共擢,感君家伯仲,一灯秋雨动哀吟。

(0)

挽张之洞联

公真海内伟人,自就试嘉定,化雨从公,知五百年挺起名贤,必有非常鸿业在;

我本蜀中弟子,忆晋谒武昌,春风坐我,感二十载浮沉身世,竟无再侍雅谈时。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