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吴推官江山览图·其四》
《题吴推官江山览图·其四》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江南秋色来归林壑风烟草树微。

公退展图频北望,太行山白云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公退(gōng tuì)的意思: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行山(xíng shān)的意思:指徒步旅行、徒步远行。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烟草(yān cǎo)的意思:指烟草的香味或烟雾。也用来比喻一些具有迷人魅力或使人陶醉的事物。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太行山(tài háng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太行山脉,也可以用来比喻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恶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象,以雁归、林壑、风草、烟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公退展图频北望”,表达了对远方,尤其是太行山的向往与遐想,使得画面中不仅有眼前的景致,还蕴含了深远的情感和思绪。最后一句“太行山上白云飞”以动态的白云,为静谧的山水增添了一抹灵动之感,同时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引人深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纪梦

白日青天一钜儒,清宵入梦忽蘧蘧。

觉来猛省戊申疏,曾说中原乱易除。

(0)

咏蝇

营营止于棘,或赤而或黑。

皓皓染成污,奸魂并佞魄。

(0)

次韵悯雨

百谷仰雨而蕃滋,乃颖乃苞乃成实。

锸云方喜高下齐,大田俄报东南坼。

民穷至此噫亦甚,无年饿死其无日。

佛灵犹未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况当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

仰天无路扣彼苍,望云自旦寻至黑。

一岁不稔百沴生,所忧岂止人艰食。

声嗟气叹方载途,屈莫求伸枉莫直。

繇来有感则有应,影响一机端可必。

时迁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岂殊昔。

烹羊乃雨古语云,何假雷师起河伯。

调元赞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蛰迹。

人心既悦天意从,利泽须能致甘泽。

油然沛然苗勃兴,奚用象龙施五色。

(0)

立秋喜雨

炎炎老火烧太空,熏灼万类势欲镕。

高田幅裂稼已腐,低壤釜沸禾生虫。

金蛇飞走天鼓震,须臾散灭茫无踪。

火轮烈烈扬炽焰,夜镜炯炯摩青铜。

老夫望岁甚田叟,恨无神术驱群龙。

平明披衣视云气,雾霭四合何冥濛。

沾濡俄顷遂滂沛,奔腾浩瀚犹崩洪。

雨珠雨玉何足贵,雨菽雨粟亦有穷。

涓流膏润入秉穗,穰穰九谷苞其中。

良畴何啻万万顷,一稔囷栉过崇墉。

溢为欢声沸比屋,洗空愁叹苏三农。

亦知诚感斯响答,古佛之一真圆通。

嗟吾年来生计荡,殆若枯叶随飘风。

瓯窭污邪不应祷,冻饿真与穷民同。

继今甘霔愿时有,鼓腹击壤歌年丰。

(0)

北山值雪偶成

艮象涵万有,佳趣备四时。

此行属寒冱,喜遇腊雪飞。

琤琤初集霰,粲粲纷葳蕤。

奔腾渐成阵,势作龙凤驰。

森森千碧林,缘饰如珠玑。

旋观压层岭,烂若银成围。

一天散和气,万境凝清辉。

飞扬到朽壤,臭腐为神奇。

问山何幻怪,顷刻颜面非。

苍苍改正色,皓皓浮须眉。

我来逢此瑞,爽垲流肝脾。

对之岂徒酒,而可不以诗。

因诗探山意,春信横南枝。

(0)

重九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