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补纫(bǔ rèn)的意思:修补衣物的纫线
插艾(chā ài)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行为或言语表示强烈不满,进行批评或责备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感人(gǎn rén)的意思:令人感动的,引起强烈情感的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旧服(jiù fú)的意思:指旧衣服,比喻过时、陈旧、不合时宜的事物。
泥泞(ní nìng)的意思:形容道路或地面湿滑、泥泞。
枇杷(pí bà)的意思:枇杷是一种水果,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像枇杷。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新醪(xīn láo)的意思:指新鲜的酒或饭菜。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诗《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其二)》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感受和端午节的风俗记忆。首句“节物惊心易感人”表达了季节变换引发的情感波动,暗示时光流转对人心的触动。接着,“枇杷黄熟雨初匀”描绘了黄熟的枇杷在初夏雨后显得格外诱人,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诗人通过“新醪若得频刍瓮,旧服何妨重补纫”两句,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怀念和对传统手艺的尊重,即使生活简朴,也能自得其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被提及,“门插艾枝成故事,粽包菰叶送比邻”,艾枝插门寓意避邪,粽子互赠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亲情。
最后,“村居此日方泥泞,奇字谁能问子云”以村居环境的泥泞和知识求索的不易,寓言了生活的艰辛与求知的不易,暗含着诗人对学问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玉壶冰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杂歌谣辞.司马将军歌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晚秋羁情
悄焉独立思畴昔,忽尔伤心泪旋滴。
常时游涉事文华,今日羁缧困戎敌。
知音好识竟何在,黯然已矣山河隔。
吊影惭魂嗟一身,夕往朝来绝三益。
非论邂逅离朋友,抑亦沦济彫羽翮。
自怜销瘦衣渐宽,谁念恓惶心转窄。
近来殊俗盈衢路,尚见蒿莱遍街陌。
屋宇摧残无个存,犹是唐家旧踪迹。
城边谷口色苍茫,木落霜飞风淅沥。
凌晨煞气半天红,薄暮寒云满山白。
羁绁时深情愤怒,漂泊乡遥心感激。
不忧懦节向戎夷,只恨更长愁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