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因为曾在楷山遇到过清净因缘,他的生活就像古佛般简朴
后世子孙敬仰他的刚毅独立,能超越五种境界见到如芙蓉般的清净
- 注释
- 净因:形容心境清净,有修行之因。
楷山:地名,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高地。
担板:挑着木板,可能指做苦力或修行生活。
古佛风:古朴、清寂的佛家生活方式。
孤硬:形容人性格刚毅,不随波逐流。
五位:佛教中的五位位阶,这里可能指修行层次。
芙蓉:比喻清净无染的心境,如芙蓉出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祝愿和美好的寓意。
“净因曾识楷山东”一句中,“净因”可能指佛教中的清净因缘,即在清净的心态下所结下的善缘。这里的“楷山东”则是地名,象征着远离尘世、洁净之处。此句暗示诗人与友人的相识是在一种高洁和谐的环境中。
“担板因缘古佛风”中的“担板”可能指的是僧侣所用的行脚板,即在外游历时用以记录步数的工具。这里则比喻为友人此次归隐之举,承载着古老佛法的精神遗产。
“后代儿孙仰孤硬”一句中,“后代儿孙”指的是未来世代的人们。“仰孤硬”则表现了对先辈不凡功业的敬仰和追忆。这里强调的是,友人的归隐并非消极逃避,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
“能超五位见芙蓉”中,“五位”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五个层次或五种修行阶段。“见芙蓉”则象征着心灵的清净和精神的高洁。此句表达了对友人能够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心灵清明、如同观赏到美丽荷花般境界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理念,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范正献奏议帖赞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丹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中原民谣.造海船
造海船,海旁朴斲雷殷山。
大船辟舰容万斛,小船飞鹘何翩翩。
传闻潞县燕京北,木柹翻空浪头白。
近年升作北通州,谓是背吭宜控扼。
坐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
老者驾车辇输去,壮者腰斧从鸠工。
自期鼓楫沧溟隘,他时取道胶西寨。
樯愿相风风北来,飞航信宿趋吴会。
谁为此计狂且愚,南北土性天渊殊。
北人鞍马是长技,南人涛濑如坦涂。
果尔疑非万全策,驱民忍作鱼龙食。
任渠转海入江来,自有周郎当赤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