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著眼:注视,留意。
不留踪:不留下任何痕迹。
独:独自。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过冬:度过寒冷的冬季。
淡月:清冷的月亮。
故:故意。
移:移动。
疏影:稀疏的影子。
断魂:心神不定,情绪低落。
谁:不知何人。
杵:敲击。
暮山钟:傍晚时分山中的钟声。
- 翻译
- 浮云在眼中飘过不留痕迹,独自陪伴梅花度过寒冬。
淡淡的月光故意移动,投下稀疏的影子,傍晚的钟声在远处山头回荡,让人心碎。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与梅花共度寒冬的情景。"浮云著眼不留踪",云如游龙,飘渺无定,似在比喻诗人的隐逸生活,这些云朵来去匆匆,不留下任何痕迹,正如诗人自己,也不愿意让世间留下自己的踪迹。"独与梅花共过冬",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和高洁,诗人选择与之为伴,表明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独钟,以及内心的清高脱俗。
"淡月故移疏影去",这句描写了夜晚微弱的月光下,树木投射出的稀疏影子。"故"字用得妙,显示出诗人对月光和影子的有意安排,是为了营造一种静谧而超脱的氛围。
"断魂谁杵暮山钟",这句中的"断魂"二字,让人不禁感慨,似乎诗人的心灵在这寂寞的夜晚,也随着远处寺庙中渐渐沉寂下去的钟声而飘渺。"谁杵"一词,用得极其传神,仿佛是时间本身在敲响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把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出诗人的个性和情感,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冷与孤寂,却又自有一种超然世外的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