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惭曹子建,性数董安于。
醉后聊凭几,吟馀谩撚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面对孤月的情景,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心境。首联“閒散真无事,虚斋对月孤”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在空荡的书房中,与孤独的明月相对,生活简单而宁静。颔联“才惭曹子建,性数董安于”则通过自谦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性格的反思,将自己与古代文人曹植和董安于相比较,既显谦逊,也透露出对自己独特个性的认同。
颈联“醉后聊凭几,吟馀谩撚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自我陶醉与思考,通过饮酒、吟诗、抚须等动作,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尾联“悠然成吏隐,习静似禅臞”则以“吏隐”(即官场中保持隐士之风)和“禅臞”(形容修禅者的清瘦和精神状态)为喻,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生活态度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文人情怀与哲学思考。
回车记我君能贤,席门忽下凫背仙。
参辰相避徒自惜,但有妙语邦人传。
阿戎齿录虽牵联,陆沈父书如缚禅。
题凤不寘嵇喜下,杀鸡容羞季路前。
才名放君一头出,高山可仰井用汲。
小儿弄笔不及嗔,顾捐郑璞收和璧。
作十日饮当有时,岸花水芝皆可诗。
祗忧老气不复振,挑大国楚提偏师。
观名计利心,惴惴日交战。
洪涛探龙睡,赤手投虎圈。
孰知青云士,眼静不汝眩。
中年琴书趣,早岁林壑愿。
我无适时具,未敢厌寒远。
政须营一醉,尚喜春酒贱。
前回所探花,扑蔌已如霰。
把杯临清池,缬影中流见。
可须催归语,且领提壶劝。
向来眼中人,此客颇尝见。
两王风流绝,声名到朝彦。
新句如破竹,脱手金丸转。
石交可忘年,时亦共酣宴。
春来景物好,题品几时遍。
莺花不无情,向君真自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