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张县尉》
《酬张县尉》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久客尘滓心怀为子开。

文知龙有种,名苦雉为媒。

但得贫无累,何嗟去不来

吴门多士,待尔和羹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羹梅(gēng méi)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衬托,使彼此更加出色。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久客(jiǔ kè)的意思:指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客人或长期留在某个地方的人。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无累(wú lěi)的意思:没有任何负担或压力,轻松自在。

心怀(xīn huái)的意思:指内心怀有某种情感、态度或意愿。

有种(yǒu zhǒng)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量、有魄力。

众多(zhòng duō)的意思:数量众多,很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的《酬张县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久客多尘滓,心怀为子开”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心中积累了许多世俗的烦恼,但想到友人,便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文知龙有种,名苦雉为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龙”象征高尚的品德与才华,以“雉”作为媒介,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

“但得贫无累,何嗟去不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认为只要心灵充实,便无需为离去或归来而感到遗憾,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最后,“吴门众多士,待尔和羹梅”一句,预示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在吴地相聚,共同享受生活,共享人生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同滕推游朱绯堂二首·其一

当日朱绯梦,荒烟化鹤城。

斜阳边草色,深树里禽声。

欲雨路微湿,出云山半青。

神游应故里,只欠爱翁亭。

(0)

香潭八首·其一

平生不作明河篇,一笑童心尚隐然。

后日视今哀后日,同年而语不同年。

莹清川泽玻璃地,浓淡烟云水墨天。

尽向痴人前说梦,何妨句里有婵娟。

(0)

减字木兰花·其三

东风桃李。春水绿波花影外。载酒胥山。

祓禊相期落锦帆。吾曹一醉。却笑新亭人有泪。

相对清言。不觉黄昏雨打船。

(0)

大雪

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

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

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

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何向。

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

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

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

?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

黄杨冬青压馀滋,碧幢羽盖排仙仗。

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何用山阴访。

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

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

吾君曲轸天下寒,语到三军真挟纩。

自怜难备绝域使,规模但可山中相。

起来举手祝羲车,何日金篦开眼障。

(0)

江城子·其二

闻君见影已堪怜。短因缘。偶同筵。

相见无言,分散倍依然。

做梦杨花随去也,妆阁畔,绣床前。

觉来离绪意绵绵。写蛮笺。倩谁传。

鱼雁悠悠,门外水如天。

欲上西楼还不忍,难著眼,望秋千。

(0)

十六夜月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

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