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其二》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十智同真选佛科,汾阳法本无多

爱心竭处寻真智,面目分明会也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心(ài xīn)的意思:爱心指的是对他人的关心、关爱、友善和慈悲之心。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汾阳(fén yáng)的意思:指言辞谦虚,不自夸耀。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寻真(xún zhēn)的意思:寻找真理、追求真相

真智(zhēn zhì)的意思:真正的智慧或真正的聪明才智。

真选(zhēn xuǎn)的意思:真实的选择,真正的选拔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德洪之手,名为《汾阳十智同真二首(其二)》。诗中以“十智同真”为题,探讨了佛法的精义与修行之道。

首句“十智同真选佛科”,以“十智”象征佛教中的十种智慧,强调在选择佛法修行时,应以真实的智慧为指引,而非外在的形式或虚名。这里的“选佛科”可能暗指在众多佛法路径中,如何甄别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次句“汾阳佛法本无多”,提到汾阳(地名,与禅宗大师汾阳善昭有关)的佛法,并非繁复难懂,而是简单而直接,强调佛法的核心在于实践与领悟,而非文字的堆砌。

第三句“爱心竭处寻真智”,指出在修行过程中,真正的智慧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彻底放下私心杂念,即“爱心竭处”时,自然流露出的真知灼见。这里强调了修行者需要通过内心的净化,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觉悟。

最后一句“面目分明会也么”,意味着当修行者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时,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展现出清晰的智慧之光,如同明镜照物,一切了然于胸。这不仅是对自身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启示,表明真正的智慧是可以通过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佛法修行的本质——从内心深处寻找真智,通过实践展现智慧,最终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觉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因严亭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

(0)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馀。

坐卷朱里幕,看封紫泥书。

窅窅钟漏尽,曈曈霞景初。

楼台红照曜,松竹青扶疏。

君爱此时好,回头特谓余。

不知上清界,晓景复何如。

(0)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轩旦夕对玩偶题七言五韵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0)

答林泉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

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

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0)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

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

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0)

与诸公同出城观稼

老尹醉醺醺,来随年少群。

不忧头似雪,但喜稼如云。

岁望千箱积,秋怜五谷分。

何人知帝力,尧舜正为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