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得饱佛饭,暮浴沾僧巾。
无冠顾安整,有衣聊自振。
劲节秋益好,柔葩委菅榛。
茶甘犹在口,龛灯已前陈。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当归(dāng guī)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击柝(jī tuò)的意思:用木槌击打柚木,指用力敲打。
劫尘(jié chén)的意思:指被劫持、绑架或掳掠。
劲节(jìn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有活力和力量。
龛灯(kān dēng)的意思:指藏在龛内的灯,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智慧。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千劫(qiān jié)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劫难,形容经历了多次磨难或困境。
情熟(qíng shú)的意思:形容彼此感情深厚、相互了解。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时乘(shí chéng)的意思:指适时乘机或乘势而行,抓住时机。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下泽(xià zé)的意思:形容雨水充沛,泽国富饶。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小休(xiǎo xiū)的意思:短暂的休息或歇息。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轩窗(xuān chuāng)的意思:指高大、宽敞、明亮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屋子豪华富丽。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娱老(yú lǎo)的意思:娱乐老人,指尽力安抚老人的情绪,使其快乐愉悦。
鱼鼓(yú gǔ)的意思: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泽车(zé chē)的意思:指富有仁德的人,能够给予他人帮助和恩惠。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重闉(zhòng yīn)的意思:指重重地关上大门或大门被紧紧关上。
自振(zì zhèn)的意思:自己发出声音,引起共鸣。
足观(zú guān)的意思:足够观察,充分观察
物外人(wù wài rén)的意思:指超脱尘世的人,不受物质欲望的束缚,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下泽车(xià zé chē)的意思:指被人压迫、欺凌后,因无力反抗而屈从或顺从对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紫芝在崇教寺的闲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中通过“下泽车”、“鱼鼓”、“佛饭”、“僧巾”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寺庙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与僧侣之间的深厚情谊。
“闲居谁与游,幸此招提邻。”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与心境,身处寺庙之侧,虽无繁华之伴,却有幸与佛门为邻,内心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满足。
“时乘下泽车,访我物外人。” 描述了诗人偶尔乘坐简陋的车辆,探访那些超脱世俗之人,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往往听鱼鼓,相随作朝昏。” 通过“鱼鼓”的声音,描绘了寺庙日常生活的节奏,与僧侣们一同度过晨昏,体现了生活的和谐与默契。
“斋得饱佛饭,暮浴沾僧巾。” 描述了诗人参与寺庙的斋戒生活,享受佛家的饮食,傍晚沐浴后,沾湿了僧侣的毛巾,进一步展示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与融入。
“我生束世故,欲解未有因。” 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厌倦,渴望解脱,但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流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愿丏一滴甘,为洗千劫尘。” 希望能获得一丝甘甜,洗净千年的尘埃,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无冠顾安整,有衣聊自振。” 虽然没有官帽,但衣着整洁,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道人小轩窗,池净花色新。” 描绘了寺庙内道人居住的小屋,窗户明亮,池水清澈,花朵鲜艳,营造出一片清新的景象。
“芭蕉过微雨,苍翠争丛筠。” 细雨过后,芭蕉叶更加青翠,与丛竹竞相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劲节秋益好,柔葩委菅榛。” 秋天到来,竹子更加坚韧,花朵凋零,委身于杂草之中,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规律。
“岂但娱老眼,亦足观是身。” 不仅让老眼得到愉悦,也足以观察到自身的变化与成长。
“攲眠寄静榻,小休只逡巡。” 在静谧的卧榻上休息,短暂的休憩后,诗人似乎仍在徘徊,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留恋。
“茶甘犹在口,龛灯已前陈。” 品尝过的茶香仍留在口中,龛灯已经提前摆放,预示着夜晚的来临。
“日暮行当归,击柝催重闉。” 日落时分,诗人准备返回,敲击的柝声催促着城门关闭,增添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