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蓝(chū lán)的意思:指突然间出现的、出乎意料的事物或情况。
地物(dì wù)的意思:指地上的物体或事物。也可用来形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物质。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枥马(lì mǎ)的意思:指马匹在马槽中吃草,比喻人在安乐中迟滞不前。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尚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仍然纯洁无暇或未受到污染的状态。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描绘了秋日里马匹在马厩中长嘶,似乎向往北方的自由;而边疆的大雁却渴望向南迁徙。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动暗示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物本能的迁移,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颔联“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天的氛围让诗人产生了共鸣,仿佛能理解并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生命在这一季节里的独特情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则转而探讨社会现象与个人思考。诗人质疑世俗对黑白的偏见,同时自省自己是否也陷入了某种观念的束缚之中。这里的“青出蓝”可能暗指个人成长或转变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反思。
尾联“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则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鹿门山是古代文人隐居之地,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德高望重的智者交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提升。这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真理、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樵乐生
举世汨声利,君若了不关。
孰知天性真,乃在樵斧间。
秋晴微雨歇,黄叶漫空山。
长歌入幽谷,无营心自閒。
朝俱白云往,暮随飞鸟还。
怡然得至乐,俯仰真无惭。
富贵蚁穴梦,功名蜗角叹。
何如一束薪,去取谅非难。
划然动长啸,六合清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