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风亦起,有实日终明。
花落鱼兼唼,荷穿鹭独行。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中浮萍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以“自向寒塘上,浮游得此生”开篇,将浮萍置于寒冷的池塘环境中,却能自由自在地漂浮生长,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适应力。
接着,“无根风亦起,有实日终明”两句,通过对比无根之物在风中的飘摇与有实质之物的光明,隐喻了生命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光彩的主题。风虽无根,却能掀起波澜;而有实质的事物,即使在艰难时刻,也终会迎来光明。
“花落鱼兼唼,荷穿鹭独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池塘生态图景。花瓣随风飘落,鱼儿欢快地吞食;荷叶间,鹭鸟独自漫步,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最后,“随波吾亦尔,弱卉最关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无论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还是看似柔弱的花卉,它们都承载着自然的情感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句,抒发了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敬畏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塘中浮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凤凰台边霜月孤,凤凰不见栖慈乌。
慈乌夜半惊相呼,哑哑千声为返哺。
天清露滴槠叶枯,寒飙飒飒生长吁。
揽衣中庭步踟蹰,繄尔有母我独无。
母遐栖处在何处,我母仙游天上去。
母去那知儿独悲,儿悲那得母重顾。
母不顾儿可奈何,卮匜欲饮口泽多。
门人为余废蓼莪,长裾欲绝咸蹉跎。
君不见捧檄入门动颜色,何人相候不相识。
举贤不再上公车,始知向来为亲屈。
又不见百里负米良亦艰,养亲须及怡亲颜。
一朝南游列鼎食,思亲不逮徒长叹。
慈乌慈乌莫更啼,啼来使我沾裳衣。
我沾裳衣非汝知,生前尽力死尽思。
夜啼祇作无益悲,明朝且去投高枝。
《夜啼乌》【明·胡庭兰】凤凰台边霜月孤,凤凰不见栖慈乌。慈乌夜半惊相呼,哑哑千声为返哺。天清露滴槠叶枯,寒飙飒飒生长吁。揽衣中庭步踟蹰,繄尔有母我独无。母遐栖处在何处,我母仙游天上去。母去那知儿独悲,儿悲那得母重顾。母不顾儿可奈何,卮匜欲饮口泽多。门人为余废蓼莪,长裾欲绝咸蹉跎。君不见捧檄入门动颜色,何人相候不相识。举贤不再上公车,始知向来为亲屈。又不见百里负米良亦艰,养亲须及怡亲颜。一朝南游列鼎食,思亲不逮徒长叹。慈乌慈乌莫更啼,啼来使我沾裳衣。我沾裳衣非汝知,生前尽力死尽思。夜啼祇作无益悲,明朝且去投高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7367c6a3e88cb90457.html
一卷藏之已十年,临池徒尔笑张颠。
非关宝剑无人解,自是瑶琴不用弦。
石室苔深迷鸟迹,海山云涌伴龙眠。
谁知此日方题破,送汝飞腾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