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 翻译
- 我想象着陶令县令可能会觉得这里过于偏远,而将军的营地则显得粗犷不羁。
今天能和你一起消除万般愁绪,相信我的几篇文章也能增添几分风雅的格调。
- 注释
- 县依陶令:陶令: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以清高脱俗著称。
嫌迂:嫌迂:嫌恶偏远或不合常规。
营伴将军:营伴将军:指军营中的将领,可能暗示环境粗犷。
大粗:大粗:形容粗糙、粗犷。
除万恨:除万恨:消除众多的愁苦和遗憾。
风调:风调:文章的风格和情调。
更应无:更应无:应当不会再有(更多遗憾)。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四·杨柳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寻找灵感和寄托情感的艺术追求。
“县依陶令想嫌迂”,这里的“陶令”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曹娥之夫陶渊明,他以其高洁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闻名。诗人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县依”则可能暗示着诗人所处之地与心中的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嫌迂"一词用得非常精妙,它既可以解读为诗人自认为自己的追求过于高远、难以企及,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复杂多变的不满。
“营伴将军即大粗”,这一句则是对比之言。与陶渊明那种文雅、清高的气质相比,将军往往给人一种粗犷、武断的印象。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细腻和深沉,以及对外在环境中粗暴现实的排斥。
“此日与君除万恨”,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悲凉情怀。在特定的时刻,与某位知己共度时光,可以暂时抛却世间的烦恼。这里所谓的“万恨”可能是指人生种种的不如意和无奈,而“与君除”则透露出一种依靠和寄托的心理。
“数篇风调更应无”,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数篇风调"意味着多篇文雅的作品,"更应无"则是说这种追求本身就是无可非议的,即便是在严苛的审美标准之下,也难以找到瑕疵。这既是对诗人自身文学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对于纯粹艺术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寄托,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不仅描绘了诗人个性中柔和与坚韧并存的一面,也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高洁境界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绮阁香销
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
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
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
平生衮衮烟埃。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叹凋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
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油幢暇,凭栏一笑,相与传杯。
沁园春·嗟矍铄翁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
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
少年弓剑边州。
惊转首黄粱还梦不。
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
镜老菱花,笳悲芦叶,新雁数行人倚楼。
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沁园春·大疏归来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孤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
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沁园春·老子家山
老子家山,近古苏州,有监本呆。
叹长途荷担,斯宜已矣,急湍鼓枻,岂不危哉。
我爱陶潜,休官彭泽,为三径荒芜归去来。
君恩重,奈边戈未偃,阃毂犹推。
东南休运将回。
幸天日清明公道开。
把孤忠自许,我心匪石,一真难灭,人口如碑。
青眼旧交,黑头新贵。
快九万里风鹏背培。
诗筒寄,正多情未已,聊解君颐。
沁园春·麴生来言
麹生来言,素娥寄声,偶阆苑游。
问去年今夕,逢余桂岭,前年今夕,见子菟裘。
何事尘劳,启人厌倦,痴兔老蟾因缩头。
宜珍重,要相期后会,直待来秋。
休休。
莫舞凉州。
岂巫女风姨相妒不。
枉停歌准拟,冰轮东上,持杯顾恋,银汉西流。
一笑天慳,四并时少,应负珠帘十二楼。
呼蕉叶,且与生酹古,排遣牢愁。
沁园春·万里戌边
万里戌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岂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
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麴生相约,愿乐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