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龙池(lóng chí)的意思:指非常深的池塘或湖泊,也比喻深奥的学问或博大精深的事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千重(qiān zhòng)的意思:指层层叠叠,重重叠叠的意思。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逾出(yú chū)的意思:超过;超越
玉塔(yù tǎ)的意思:指美丽华贵的建筑物或雕塑。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岩寺在雨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句“空山四月乍惊秋”巧妙地运用了季节转换的意象,将四月的雨季比作秋天的到来,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晓启疏窗满目幽”则通过清晨开启窗户的细节,展现了雨后山林的静谧与深邃。
“玉塔初看云影重,龙池旋听水声浮”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山上的塔比作玉塔,云影重重,仿佛塔身被云雾环绕;而龙池边的流水声,则如同轻柔的乐章,在耳边回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峰排四面青逾出,树列千重翠欲流”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群山排列,树木层层叠叠,仿佛绿色的波浪在流动。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静态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本是龙眠著色画,淋漓又与米家侔”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色比作画家的杰作,同时又暗指与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的作品相媲美,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高度赞赏与艺术价值的认可。整首诗通过对雨中香岩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与美的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进学篇寄坦居五弟
君不见东鲁泰岱高绝淩青天,磨厓日观穷跻攀。
扪萝披石蹑危磴,耸身直上云霞巅。
又不见黄河穿塞决昆崙,排山倒海驱蛟鼋。
冲波逆折不畏险,扁舟直抵银河边。
仰止胁息坐长叹,望洋惊阻空流连。
邱阜之堤,沟浍之水,亦将听其嵯峨而潺湲。
君不见仲尼没后圣道孤,奸臣贼子无日无。
辟杨排墨正人心,子舆生将天地扶。
干戈扰攘递狂秦,文运否极遭屠诛。
董子崛起烈焰馀,天人义利非龃龉。
承先开后赖此人,诚哉不愧为醇儒。
自汉以还千馀年,出玄入空纷驰驱。
择焉不精语不详,茫茫道脉悲荒芜。
五星聚奎炎宋兴,名儒辈出微言明。
人知尧舜皆可学,日月丽天江河行。
天生大人何巍巍,赋性不异我与而。
男儿奋兴能自立,邵大周精安足齐。
君不见一篑为山平地中,累累不绝起高峰。
疋缯将完丝忽断,机轴空劳不成练。
地易崩摧天易老,日月禅代无昏晓。
人生百年能几时,朝如春花暮秋草。
青年乘时不早图,倏忽万类同枯槁。
《进学篇寄坦居五弟》【清·戴亨】君不见东鲁泰岱高绝淩青天,磨厓日观穷跻攀。扪萝披石蹑危磴,耸身直上云霞巅。又不见黄河穿塞决昆崙,排山倒海驱蛟鼋。冲波逆折不畏险,扁舟直抵银河边。仰止胁息坐长叹,望洋惊阻空流连。邱阜之堤,沟浍之水,亦将听其嵯峨而潺湲。君不见仲尼没后圣道孤,奸臣贼子无日无。辟杨排墨正人心,子舆生将天地扶。干戈扰攘递狂秦,文运否极遭屠诛。董子崛起烈焰馀,天人义利非龃龉。承先开后赖此人,诚哉不愧为醇儒。自汉以还千馀年,出玄入空纷驰驱。择焉不精语不详,茫茫道脉悲荒芜。五星聚奎炎宋兴,名儒辈出微言明。人知尧舜皆可学,日月丽天江河行。天生大人何巍巍,赋性不异我与而。男儿奋兴能自立,邵大周精安足齐。君不见一篑为山平地中,累累不绝起高峰。疋缯将完丝忽断,机轴空劳不成练。地易崩摧天易老,日月禅代无昏晓。人生百年能几时,朝如春花暮秋草。青年乘时不早图,倏忽万类同枯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167c66deb8a8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