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忽夜投,罕不按剑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照(biàn zhào)的意思:遍布、遍及、普遍照射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潜迹(qián jì)的意思:隐藏行踪,不露面迹。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荣显(róng xiǎn)的意思:荣耀显赫,声名显著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所钦(suǒ qīn)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重和佩服。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咸池(xián chí)的意思:指水中含有盐分,比喻聚集了许多人才或事物的地方。
琰琬(yǎn wǎn)的意思:形容珍贵华丽的宝石或器物。
自粥(zì zhōu)的意思:自己煮粥,自己吃。比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后果。
- 鉴赏
这首诗《训士吟(其十六)》由清代诗人戴亨创作,通过对比日月、明珠与古大人三种形象,表达了对修身养性、保持高洁品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出扶桑阳,月落咸池阴”描绘了自然景象,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在西方落下,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交替,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日月不遍照,安问他人心”则引申出一个哲理:日月虽然能照亮世界的一部分,但无法触及所有角落,人的心灵也是如此,难以完全被理解和洞察。这句诗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真实,不要轻易被外界所影响。
“明珠忽夜投,罕不按剑临”运用了明珠在夜晚突然投掷的场景,比喻珍贵之物或美好事物的突然失去,人们往往因此而紧张、警惕,甚至采取防御措施。这反映了人类对于失去美好事物的恐惧和保护欲。
“琰琬持自粥,虽美吝其金”中,“琰琬”指的是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品质。即使这些美好事物再珍贵,人们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舍不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句诗强调了在追求美好时,要理性权衡得失。
最后,“所以古大人,潜迹甘泉林。岂故却荣显,枉己非所钦”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古人选择隐居山林,避开名利场的喧嚣,是因为他们深知追求荣誉和显赫地位可能会带来内心的扭曲和不满足。这句诗倡导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价值取向等主题,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