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旦禅月台问梅》
《十二月旦禅月台问梅》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山台见疏梅,野气挟寒力。

春从花际来,晃漾南北

边人已深,妙处我已得。

雁裂一声中,苍然起暮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晃漾(huàng yàng)的意思:形容水面或光线摇曳不定的样子,也用来比喻情绪、思想等不稳定或摇摆不定。

妙处(miào chù)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具有非常巧妙、独特的特点或优点。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山台(shān tái)的意思:山台指的是山上的平台或高台,比喻高耸的山峰或高楼大厦。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野气(yě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放、狂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气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月台下,初春时节,疏梅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首句“山台见疏梅”,点明地点和季节,疏梅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野气挟寒力”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气息与寒冷相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春从花际来,晃漾水南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从梅花间弥漫开来,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意所覆盖。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吟边人已深,妙处我已得”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思考、感悟自然之美的过程。在吟咏之间,诗人似乎已经领悟到了自然界的奥秘与和谐,这种内心的体验与感悟,是超越语言所能表达的。

最后,“雁裂一声中,苍然起暮色”以雁鸣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暮色降临的情景。这一声雁鸣,仿佛是大自然对一天美好时光的总结,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阮郎归·蓦然撞着阮郎公

蓦然撞着阮郎公。
无何两目红。
盈盈翳膜碍非通。
如何见宝瞳。
真妙药,便修崇。
良医显行功。
金篦一刮真缘空。
三光本秀同。

(0)

青玉案·上元佳致真堪看

上元佳致真堪看。
更片片行云散。
现出天如青玉案。
放开心月,慧灯明照,两曜交光灿。
*装七宝玲珑焕。
把性烛当中按。
一对金童呈手段。
琼杵推转,顺风归去,衮入那蓬莱观。

(0)

浪淘沙·人要悟黄芽

人要悟黄芽,忽恋荣华。
俗家出了做仙家。
物物拈来都打破,藉甚婴娃。
蓬岛现光华。
翠雾红霞。
长春园里看灵葩。
覆焘清光仍自许,得得休

(0)

柳梢青·天然米精麦髓

天然米精麦髓。
谁得快悟予知奥旨。
保养冲和,增添灵慧。
更兼神水。
三光秀气通传,应助正、真阳本始。
结作金丹,明明归去,亘初家里。

(0)

如梦令·宁海人人省悟

宁海人人省悟。
此别何时再遇。
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
归路。
满目白云翠雾。

(0)

如梦令·九一初寒有自

九一初寒有自。
朔气任从开肆。
是处蛮严凝,正遇中冬节至。
藏异。
藏异。
内隐新阳欲施。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