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效(bào xiào)的意思:为国家、社会或他人做出贡献,以回报恩情或报答。
北乡(běi xi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乡村,也用来比喻贫穷、落后的地方。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财取(cái qǔ)的意思:通过财富来获得利益或权力。
大皇(dà huáng)的意思:指君主权力巨大,统治全国或一方的局面。
果然(guǒ rán)的意思:果真如此,正如所料
皇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一代人中最杰出、最受尊崇的人物。
监生(jiàn shēng)的意思:指以身份低微的人被派去监督高级官员的行为,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或行为不当。
降格(jiàng gé)的意思:指原本高贵或崇高的地位、身份、品级等被降低。
捐生(juān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公共利益或他人福祉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天平(tiān píng)的意思:指一种称重器具,也用来比喻公正、公平、平衡的状态。
为地(wéi dì)的意思:为了地方的利益而做事,为地方尽心尽力。
下交(xià jiāo)的意思:下交指的是两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友好转为敌对。
乡试(xiāng shì)的意思:乡试是指明清时期的一种科举考试,用于选拔乡村中的人才。
效果(xiào guǒ)的意思:指做事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但收到的效果却非常好。
有效(yǒu xiào)的意思:有力量、有作用、有效果的意思。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宗师(zōng shī)的意思:宗师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艺中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人,是行业中的顶级专家或权威。
- 鉴赏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监生为了参加乡试,必须通过“报效”(即向官府缴纳一定财物)才能获得考试资格的社会现象。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监生与大皇帝、老宗师的角色进行对照,揭示了权力与金钱在科举制度中的作用。
首句“监生原是捐生”,点明监生的身份是通过缴纳一定财物而获得的,暗示了其地位的非自然性。接着,“大皇帝降格勤求”一句,看似对大皇帝的尊敬,实则暗含讽刺,因为大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却要“降格”寻求监生的“报效”。这种描述反映了科举制度下权力与金钱的相互依赖关系。
“南北乡试,不为地限”表明无论来自何地,只要能“报效”,就有机会参加乡试,体现了制度表面上的公平性,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地域、经济条件的不平等。
“老宗师凭财取录”则直接揭露了考试录取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老宗师(主考官)凭借收取财物来决定考生的录取结果,这无疑是对公平正义的严重践踏。
最后一句“上下交征,只在天平”总结了整个社会现象,无论是监生还是大皇帝,甚至是老宗师,都在这个“天平”上寻找平衡,即通过“报效”来获取利益或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当的交换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制度中权力、金钱与公平之间的矛盾进行讽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公正制度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