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四祖》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四祖》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诸种(zhū zhǒng)的意思:各种不同的、多样的

鉴赏

此诗《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四祖》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境界。

首句“路上相逢即是缘”,点明了人生际遇中的偶然与必然,强调了缘分在人与人之间相遇中的重要性。路途上的偶遇,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禅意,预示着某种命运的安排或指引。

次句“心知衣法有人传”,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传承的重要性。这里的“衣法”比喻佛法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不仅依赖于文字记载,更在于心灵的感悟与实践。这句话暗示了四祖在佛法传播中的角色,即作为佛法衣钵的传递者,将智慧与教诲传授给后世。

第三句“真成净土含诸种”,揭示了修行的最终目标——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这里的“净土”不仅指佛国的理想境地,更是指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净化心灵,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如同种子在肥沃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最后一句“直到生生始得仙”,表达了修行的终极追求——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解脱。这里的“仙”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神仙,而是指超越了生死轮回,达到了精神与道德的至高境界。通过不懈的修行,人们能够摆脱物质与欲望的束缚,实现灵魂的升华,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状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修行与解脱的主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因果、缘起、净化与超越的哲学理念。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深邃理解与个人修行体验的融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大姑鞋山

两姑皆是中流柱,铁作肝肠石化身。

大姑不知何处去?独遗只履示凡人。

(0)

过清溪·其四

不记他乡何处乡,湛然亭在水中央。

蓬湾九曲江流绕,似我思子九回肠。

(0)

望九华

多年梦与九华通,到眼山山似梦中。

已见九华同面目,九华疑与此心同。

(0)

祁门汪茂才可立久住九华来寿予以太极章答之

爱尔九华来秀色,寿予太极之长篇。

九华看到同根处,太极中峰坐九年。

(0)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二

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牵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0)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其六

镇城东西几万家,焦山花映金山花。

吸江吞海谁胸量,一体乾坤且谩誇。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