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正 月 十 五 夜 唐 /苏 味 道 火 树 银 花 合 ,星 桥 铁 锁 开 。暗 尘 随 马 去 ,明 月 逐 人 来 。游 伎 皆 秾 李 ,行 歌 径 落 梅 。金 吾 夜 不 禁 ,玉 漏 莫 相 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尘(àn chén)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尘埃,比喻隐藏的秘密或不为人知的事情。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禁夜(jìn yè)的意思:禁止夜间活动或行为
金吾(jīn wú)的意思:金色的守卫,指守卫皇宫或重要场所的卫士。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星桥(xīng qiáo)的意思:指夜晚时,星星的光亮照映在水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桥梁。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银花(yín huā)的意思:指冬天里飘落的雪花。
游伎(yóu jì)的意思:指善于游说、说客之人。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的意思:形容烟花绽放的美景。
金吾不禁(jīn wú bù jìn)的意思:指金吾不敢阻拦,形容人势大不可挡。
- 注释
-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 注释2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 翻译
-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元宵节庆祝图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好。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这两句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灯会上的热闹场面,"火树"指的是燃烧着的彩灯,"银花"则是对灯光的美妙比喻,而"星桥铁锁开"则可能暗示着夜晚星空下,桥梁和城门的安全与开放。
接下来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这两句诗,则通过对照明暗、动静的手法,表现了节日游子们出行时尘土飞扬,而归来时则有明月相伴,描绘了一幅流动的画面。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示了节日中人们游玩、唱歌的情景,其中 "秾李" 可能指的是人们在花下饮宴或是采摘果实,而 "尽落梅" 则可能是在描绘人们在梅花飘零的环境中高声歌唱。
最后两句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则表达了节日中的夜晚无拘无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从容态度,"金吾" 指的是守卫者,而 "玉漏" 则是计时工具,这里则是在表达人们在欢乐中不觉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闹而又宁静的元宵节夜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和庆祝的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