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这首诗是谢朓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属于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已经很明媚了,夜晚的艾草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显示出春意渐浓。
"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描述的是初生的芭蕉与河水相遇,柔弱的小草还承受不了风的吹袭。这两句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但仍需呵护的感觉。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闺阁之中琴声清脆而又容易产生回音,高台下的月光似乎也很难照进来。这里诗人通过对空间的描写,表达了独处时的寂寞和深远的情怀。
"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春天万物都在阳光下沐浴,花草树木都得到了充分的照耀,而兰花与蕙的香气似乎还没有散发完。这两句诗强调了春天生命力的旺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发又不失静谧的春日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沉思。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
寂寞掩空斋,好一个、无聊底我。
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三杯径醉,不觉纱巾堕。
画角唤人归,落梅村、篮舆夜过。
城门渐近,几点妓衣红,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