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七十五》
《己亥杂诗·其七十五》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竟写梅边生祭祠,亦歌塞外送行诗。

候人鹄立门如海,浪语风闻百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闻(fēng wén)的意思:指通过传言、谣言等方式听到的消息或传闻。

鹄立(hú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高傲自负。

候人(hòu rén)的意思:等候别人的到来。

祭祠(jì cí)的意思:指祭拜祖先或神灵的场所或行为。

浪语(làng yǔ)的意思:指言辞放肆、轻浮,毫无底线的语言。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生祭(shēng jì)的意思:将活人作为祭品,以祭祀神灵。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语风(yǔ fēng)的意思:指言辞的风格或特点。

百不知(bǎi bù zhī)的意思:形容无法计数、无法预测、无法了解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七十五)》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与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梅边生祭祠”与“塞外送行诗”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并置,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祭祀与送别仪式,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思考。

首句“竟写梅边生祭祠”,描绘了一幅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在寺庙或祠堂前举行祭祀活动的画面。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春天的希望,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中,祭祀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

次句“亦歌塞外送行诗”,则转向了边疆地区,描述了在遥远的边塞之地,人们为离别者唱起送行的诗歌。这种送行诗往往充满了对远方旅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接下来,“候人鹄立门如海”,形象地描绘了在送别现场,人们静静地站立在门前,仿佛等待着什么重大事件的发生。这里的“鹄立”形容人们像天鹅一样静静地站立,表现了送别场面的庄重与肃穆。

最后一句“浪语风闻百不知”,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世间琐事的淡然态度。这句话意为人们在谈论着各种传闻,但诗人对此却一无所知,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时代见证者的独特视角。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春暮有感二首·其一

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晓清。

砌红多近采,园绿有深鸣。

窗破斜光入,炉消断碧横。

白头为吏苦,高卧笑浮生。

(0)

雨中五首·其二

节物即自好,客心何落然。

早寒清野市,夜雨湿江天。

破屋疏茅滴,空厨湿苇烟。

政须一杯酒,相与度残年。

(0)

卧病月馀呈子由二首·其二

风叶鸣窗已复朝,唤回归梦故山遥。

酒壶暗淡浮尘集,药鼎青荧败叶烧。

闭户独依寒蟋蟀,移床近就雨芭蕉。

雪深更请安心术,长日如年未易消。

(0)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岧峣。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

(0)

无题

蔌蔌鸣叶下,初无风过之。

流年一如此,慷慨使心悲。

平日谈尧舜,立朝羞自私。

温炉煖老客,聊复此栖迟。

(0)

山行

驱马春山去,山蹊绕涧斜。

浅清沙岸水,疏瘦石岩花。

放荡从生事,殷勤向物华。

依微听鸡犬,深柳映人家。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