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闻(fēng wén)的意思:指通过传言、谣言等方式听到的消息或传闻。
鹄立(hú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高傲自负。
候人(hòu rén)的意思:等候别人的到来。
祭祠(jì cí)的意思:指祭拜祖先或神灵的场所或行为。
浪语(làng yǔ)的意思:指言辞放肆、轻浮,毫无底线的语言。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生祭(shēng jì)的意思:将活人作为祭品,以祭祀神灵。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语风(yǔ fēng)的意思:指言辞的风格或特点。
百不知(bǎi bù zhī)的意思:形容无法计数、无法预测、无法了解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七十五)》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与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梅边生祭祠”与“塞外送行诗”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并置,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祭祀与送别仪式,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思考。
首句“竟写梅边生祭祠”,描绘了一幅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在寺庙或祠堂前举行祭祀活动的画面。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春天的希望,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中,祭祀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
次句“亦歌塞外送行诗”,则转向了边疆地区,描述了在遥远的边塞之地,人们为离别者唱起送行的诗歌。这种送行诗往往充满了对远方旅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接下来,“候人鹄立门如海”,形象地描绘了在送别现场,人们静静地站立在门前,仿佛等待着什么重大事件的发生。这里的“鹄立”形容人们像天鹅一样静静地站立,表现了送别场面的庄重与肃穆。
最后一句“浪语风闻百不知”,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世间琐事的淡然态度。这句话意为人们在谈论着各种传闻,但诗人对此却一无所知,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时代见证者的独特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岧峣。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