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琴》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风琴》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风与琴的和谐共生之美。
首句“露华月色澹轩庭”,以露珠与月光交织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轩庭在此处指的是高雅的庭院,暗示了琴声的高洁与脱俗。接着,“风过时同从籁鸣”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声与琴声巧妙地联系起来,仿佛风与琴在对话,共同演奏着大自然的乐章,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共鸣。
“谁挂机心在弦索”,这一句则转而探讨人心与音乐的关系。机心,即机巧之心,这里比喻复杂多变的人心。诗人提出疑问,是谁将复杂的心思寄托于琴弦之上,表达了音乐能够触及人心深处,成为情感表达的一种媒介。最后,“有弦宁更有全声”强调了音乐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振动,更是一种完整的情感体验。即使只有琴弦在振动,也能传达出丰富而完整的声音,象征着音乐能够超越物质层面,直达心灵深处,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音乐的描绘,以及对人心与音乐关系的探讨,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深邃与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