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僧 问 心 要 作 偈 宋 /释 法 骞 昨 日 相 逢 叙 起 居 ,今 朝 相 见 事 还 如 。如 何 却 觅 呈 心 要 ,心 要 如 何 特 地 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见事(j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和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起居(qǐ jū)的意思:指生活起居、日常生活。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心要(xīn yào)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关键的要素。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骞所作的《答僧问心要作偈》。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作为比喻,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探讨。首句“昨日相逢叙起居”描绘了前一日与僧人交谈,讨论日常生活的琐事,可能是在探讨修行中的生活态度。次句“今朝相见事还如”则暗示今日相见,话题依旧,但诗人似乎在说,佛法的追求并未因昨日的交流而有所改变。
接下来两句“如何却觅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诗人提出疑问:我们为何还要刻意去寻找那个“心要”,即内心深处的真理或禅意?他进一步追问,如果真要寻求,又该如何避免心念的纷扰和疏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禅修中“心要”的探寻和对心灵净化的思考。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日常对话的形式,寓含深沉的禅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直指人心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郭庄路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
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
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
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
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
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别周德远诸友
山城过疏雨,客馆生新秋。
乡心杂病思,浩荡不可留。
忆昨初来时,园花弄春柔。
俯仰节物变,木杪风飕飕。
旅食百日馀,故人情已周。
论文有深味,惜别添牢愁。
槐花物色老,琴书散交游。
暖律回南枝,相期泛仙舟。
畎亩十首·其七
竹有君子节,青青贯四时。
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
世眼悦繁艳,畴能赏幽奇。
君看桃李蹊,蹄毂纷争驰。
君看竹林下,形影谁相随。
七贤久沦没,高躅犹可追。
吾家植千竿,风月足自怡。
岂不竞时好,聊为岁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