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治河方,利合不利分。
合则挟沙行,分则其沙屯。
沙行流乃安,沙屯泛溢频。
其言如诚当,智乃过禹人。
今古势既异,空叹其迹存。
不利(bù lì)的意思:指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或不利的局势。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诚当(chéng dāng)的意思:真实、恰当、值得信赖
大陆(dà lù)的意思:指较大的陆地,与岛屿相对。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泛溢(fàn yì)的意思:指水流或液体溢出,比喻事物充盈而超过一定限度。
非分(fēi fèn)的意思:超出正常范围或逾越分寸
分则(fēn zé)的意思:分开、区分的规则或原则
鬲津(gé jī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更张(gēng zhāng)的意思:更加激烈、激发更大的斗志
河身(hé shēn)的意思:指河流的主体部分,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九河(jiǔ hé)的意思:指河流众多、纵横交错的地区。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马颊(mǎ jiá)的意思:指人脸颊的两侧,比喻人的面部表情。
莫如(mò rú)的意思:没有比...更好的了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以免(yǐ miǎn)的意思:为了避免某种不良后果或情况而采取预防措施。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鬲津马颊河》。诗中探讨了治理河流时的策略选择,以及合流与分流的不同效果。弘历以治河为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变革与决策的思考。
诗的前半部分提到“闻之治河方,利合不利分”,指出在治理河流时,合并水流可以携带更多泥沙,减少沉积;而分开水流则会导致泥沙堆积,引发洪水泛滥。接着,“其言如诚当,智乃过禹人”赞扬了这种策略的正确性,并将其与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相提并论,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转向对现实的反思,“九河非分何,何以免涨沦”,提出疑问,如果按照古人治水的逻辑,为何不能避免洪水灾害?“而今岂非合,徒见淤河身”,批评了当前的治理方式,认为只是徒增河流淤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我来过大陆,马颊与鬲津。今古势既异,空叹其迹存”描述了诗人亲临实地考察的感受,感叹古今形势不同,只能徒留遗憾。而“更张岂易言,而况见未真”则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困难和复杂性的认识,同时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新事物,避免盲目跟风。
整首诗通过治河这一具体问题,反映了弘历对社会变革、决策智慧以及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深刻思考。
陈公退食一事无,开閤示我溪山图。
晴林当昼发烟雾,顷刻松阴生座隅。
恍闻鸣琴动疏竹,一亭宛在清溪曲。
树下风声出舸船,石间水影摇棋局。
隔溪高堂郁森爽,丈人避世嗟长往。
嗜书无论终日读,读画时更临风赏。
可怜九老幽致同,欲往从之不可通。
我贫何时见此屋,怅望林壑生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