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声诗·其八榜声》
《十二声诗·其八榜声》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风便扬帆去,潮生荡桨回。

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

击楫偏远叩舷声转催。

归心流水三老徘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榜歌(bǎng gē)的意思:指在榜上有名的歌曲或音乐作品。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风便(fēng bi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叩舷(kòu xián)的意思:指站在船边敲打船舷,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偏远(piān yuǎn)的意思:指地方偏远、人远离热闹、与世隔绝的地方。

三老(s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三位长者。

扬帆(yáng fān)的意思: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乘船出行与归来时的不同心境和感受。

首句“风便扬帆去”,生动地描绘了在顺风的条件下,人们乘船出发的情景,帆随风展,充满了动感和自由感。接着,“潮生荡桨回”则切换到归程,潮水涨起,船家开始划桨返航,画面由开阔转为内敛,节奏也从轻快变为沉稳。

“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中。倚靠在船舱的枕上,倾听远处传来的船歌,这份宁静与远方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榜歌”不仅指实际的船歌,也象征着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憧憬。

“击楫情偏远,叩舷声转催”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击楫(敲打船桨)的动作蕴含着对远方的渴望和对过去的回忆,而敲打船舷的声音则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提醒着归途的紧迫。这两句诗通过动作和声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最后,“归心似流水,三老莫徘徊”以流水比喻归心,形象地表达了对归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不要犹豫不决,要珍惜时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水乡生活中乘船出行与归来的独特体验,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荆溪舟中次子素潘先生韵

二月过荆溪,扁舟思欲迷。

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

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

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

(0)

简顾明府

水国差徭重,江城庐舍稀。

晓星悬印出,春雨劝农归。

官马哦新月,公庭散夕晖。

欲知通守瘦,但视野人肥。

(0)

送铁厓先生归钱塘

团花染累吴蚕茧,五色文绫出金剪。

海风吹度滕王宫,南浦西山画帘卷。

天狗夜吠声如雷,东奎西壁昏煤炱。

土洲自可驾黄犊,铁箸何用画寒灰。

牛酥煼花春未老,湖上同谁剪芳草。

真珠酒泻紫蒲萄,金错刀镌红玛瑙。

六桥杨柳香雾深,吴娃一笑千黄金。

莫邪不作老龙舞,铁管自成丹凤吟。

软舆送别湖源道,江花照人日杲杲。

长风吹送书画船,先生眼空方醉眠。

(0)

雨后过狮林精舍

当晓一莺鸣,林收宿雨晴。

网残虫脱罥,蜂闹蝶催成。

梅气袈娑润,香花佛座清。

回廊僧不见,看壁自吟行。

(0)

秋日怀兄弟二首·其二

相别几多时,相思泪满衣。

家贫经难久,世乱得书稀。

作吏诚全拙,从军事亦非。

乡心秋塞雁,尽日向南飞。

(0)

春游三首·其一

湖上轻风吹柳丝,湖边细雨湿花枝。

百年总有三万日,一日都来十二时。

杜老每寻崔氏宅,山翁偏爱习家池。

乘閒取醉真吾事,度水看花也自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