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杜 侍 郎 题 禅 智 寺 南 楼 唐 /赵 嘏 楼 畔 花 枝 拂 槛 红 ,露 天 香 动 满 帘 风 。谁 知 野 寺 遗 钿 处 ,尽 在 相 如 春 思 中 。
- 注释
- 楼畔:楼边。
花枝:花朵。
拂槛:轻轻触碰栏杆。
红:红色。
露天:户外。
香动:香气弥漫。
满帘风:微风中。
谁知:谁能想到。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遗钿:失落的首饰。
尽在:全都在。
相如:司马相如。
春思:春日思绪。
- 翻译
- 楼边的花朵轻轻触碰栏杆,红色娇艳,香气弥漫在户外的微风中。
谁能想到,在这荒郊野外的寺庙里,那些失落的首饰,全都在司马相如的春日思绪中浮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开篇“楼畔花枝拂槛红”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花香满径、色彩斑斓的空间,"楼畔"指的是楼旁或楼下的地方,而"花枝拂槛红"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树木间缤纷的桃红柳绿。紧接着“露天香动满帘风”进一步渲染了这份美丽,"露天"指的是露台或露天之下,而"香动满帘风"则使人联想到微风中带着花香,穿过窗棂,充盈在室内。
但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后两句“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怀念与思考。"野寺"指的是荒废的寺庙,而"遗钿"则是遗留下来的古物或文物。在这里,诗人通过“谁知”这两个字,表现出一种疑问和探寻,似乎在询问这些历史遗迹是否有人知晓。最后,“尽在相如春思中”则将这种怀旧之情与春天联系起来,暗示诗人在春日的悠然自得中,也不忘历史的沉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它不仅是一幅动人的春日图卷,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宋·文同】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067c6837dda9a8296.html
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
有客来山中,云附泸南信。
开门得君书,欢喜失鄙吝。
筠奁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童稚瞥闻之,群来立如阵。
竞言此佳果,生眼不识认。
相前求拆观,颗颗红且润。
众手攫之去,争夺递追趁。
贪多乃为得,廉耻曾不问。
喧闹俄顷闻,咀嚼一时尽。
空馀皮与核,狼籍入煨烬。
巫山高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
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时一漩。
长风澒涌发滟滪,恶色怒势因谁然。
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蜷。
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
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新济州
借问新济州,徐郓兄弟国。
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
垂云阴万里,平原望不极。
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
时时见桑树,青青杂阡陌。
路上无人行,烟火渺萧瑟。
车辙分纵横,过者临岐泣。
积潦流交衢,霜蹄破丛棘。
江南寒未深,铜炉兽花赤。
为知行路人,铁冷衣裳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