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襄子》全文
- 注释
- 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迫危:面临危险的情况。
城崩:比喻国家或局势的动荡。
急重围:迅速加强包围,此处比喻加重控制。
叛亡:背叛逃离。
修文德:修养文治,提升道德。
中牟:古代地名,此处可能代指某个地方。
义归:因道义而回归。
- 翻译
- 君子常常听说,在危机中不应慌张
即使城墙崩溃,也不必急于加强包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的作品,名为《春秋战国门·襄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君子的品格和行为标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君子常闻不迫危”表达的是君子在平时就应当听取各种意见,不至于临到危急时才仓促应对。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先见之明和胸怀宽广。"城崩何用急重围"则是在形象地描述当城墙已经倒塌,即使再加固也已无济于事,暗喻在国家危难时刻,急切加固的防御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叛亡能退修文德”表明即便是那些背离正道、失去立足之地的人,如果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主动退却,重新修养品德,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转变。"果见中牟以义归"则指的是能够坚守忠诚和信义,最终回归正道,就像历史上的中牟(人名)那样,以自己的行为体现出不渝的操守。
整首诗通过对君子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叛亡者可能的转变与回归的肯定,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士人对于修养和道德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