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次 淮 阳 唐 /张 继 微 凉 风 叶 下 ,楚 俗 转 清 闲 。候 馆 临 秋 水 ,郊 扉 掩 暮 山 。月 明 潮 渐 近 ,露 湿 雁 初 还 。浮 客 了 无 定 ,萍 流 淮 海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浮客(fú kè)的意思:指那些不安定、无根无据的人,形容没有固定居所、四处漂泊的人。
候馆(hòu guǎn)的意思:指等待的地方或场所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郊扉(jiāo fēi)的意思:指门户宽广、家庭富裕,形容家境富贵。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萍流(píng liú)的意思:形容人在社会中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属。
清闲(qīng xián)的意思:指安逸、宁静、无事可做的状态。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注释
- 微凉:轻微的凉意。
风叶:风吹过树叶。
楚俗:楚地的风俗。
清闲:宁静、悠闲。
候馆:旅馆。
秋水:秋天的水面。
郊扉:郊外的门扉。
暮山:傍晚的山峦。
月明:明亮的月光。
潮渐近:潮水慢慢靠近。
露湿:露水打湿。
雁初还:归雁刚回来。
浮客:漂泊的旅人。
无定:没有固定。
萍流:像浮萍一样漂泊。
淮海间:淮河和大海之间。
- 翻译
- 微凉的风穿过树叶,楚地的风俗变得格外宁静。
旅馆面对着秋天的水面,郊外的门扉在傍晚的山色中关闭。
明亮的月光下,潮水慢慢靠近,露水打湿了归来的雁群。
漂泊的旅人没有固定的居所,像浮萍一样在淮海之间漂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夜泊淮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游子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这两句写出了初秋时节的凉意,以及南方(楚地)人民生活节奏的缓慢和安逸。风吹动树叶,带来了一丝凉意,而南方的人们似乎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得更加悠闲自在。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所居的旅舍临近流动的秋水,与远处暮色中的山相呼应。这里的“候馆”指的是旅店或客栈,而“郊扉”则是郊外的门户,隐喻着诗人身在异乡,对归途的渴望。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这两句写出了夜幕低垂,大地清凉中,月亮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潮汐逐渐逼近和早归的大雁被露水沾湿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如同浮萍般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流,不知何处为家的感慨。“萍流”指的是随波逐流的水草,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无根漂泊。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的游子情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意境美和深远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同周同人与史尉登西园后山茅亭望远周君
青山一登啸,陡觉心胸别。
飘飘襟袖寒,恍若御风列。
汩没尘埃中,纷纷乱如蠛。
不期会佳人,成此两奇绝。
美哉周氏子,炯炯冰壶月。
倾盖便如故,何必素所惬。
磊落史少府,丰姿莹霜雪。
真如汗血驹,才名籍天阅。
抵掌同一笑,心悟口难说。
向晚雨初霁,高柳新蝉咽。
倚槛云去来,不悮巾角折。
挥翰有佳句,明珠眩双睫。
蹇予非少年,年作尽短拙。
万事等白鸥,波间自没减。
感兴四章章五句
暑往寒来如电泡,年年门外閒花草,世事纷纷自颠倒。
青山眼底最多情,日日向人浑不老。
膠扰浮生事若麻,世路崎岖易覆车,争如清净山人家。
静观抚掌付一笑,出户蔌蔌飞松花。
一树雪花白如玉,辛夷为车荷为屋,閒中享此亦清福。
一双沙禽竹上啼,对客取琴弹一曲。
坐读南华一卷经,富贵百年如邮亭,人生怒瘿空成瓶。
香炉缕烟风浩荡,白鸟点破前山青。
向湖边·万里烟堤
万里烟堤,百花风榭,游女翩翩羽盖。
彩挂秋千,向花梢娇对。
矧门外、森立乔松,日花争丽,犹若当年文会。
廊庙夔龙,暂卜邻交外。
共讲真率,玉糁金齏脍。
同萧散寄傲,樽罍倾北海。
佳处难忘,约追欢须再。
况风月不用一钱买。
但回首。
七虎堂中心欲碎。
千里相思,幸前盟犹在。
水调歌头·电阙驱神骏
电阙驱神骏,铁棰起痴蛟。
木鸣山裂盛夏,白昼野魖号。
急上瑶庭深处,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日华开绚采,雨意属诗豪。
与君来,蜚玉佩,斩觚瓢。
纤流沈羽,借我万斛沸银涛。
醉拍满缸香雪,写竭一池浓墨,逸气正飘颻。
何事谪仙子,归去续松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