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运 粮 行 宋 /刘 克 庄 极 边 官 军 守 战 场 ,次 边 丁 壮 俱 运 粮 。县 符 旁 午 催 调 发 ,大 车 小 车 声 轧 轧 ,霜 寒 晷 短 路 又 滑 ,担 夫 肩 穿 牛 蹄 脱 。呜 呼 !汉 军 何 日 屯 渭 滨 ,营 中 子 弟 皆 耕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官(biān guā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担任官职的人员。
边丁(biān dīng)的意思:边丁是指边境上的守卫军,也用来形容勇敢、忠诚的人。
大车(dà chē)的意思:指大型车辆或载重量大的车辆。
调发(diào fā)的意思:调整和发放。
丁壮(dīng zhuàng)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男子。
短路(duǎn lù)的意思:指电路中由于短路而发生电流异常的现象。引申为事物发生偏差或失控的状态。
耕人(gēng rén)的意思:指勤劳耕种的农民。
官军(guān jūn)的意思:指官方的军队,也泛指政府的武装力量。
汉军(hàn jūn)的意思:指汉朝时期的军队,也用来形容强大的军队或壮丽的战斗场面。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极边(jí biān)的意思:指极端、极度、极限的边缘。
牛蹄(niú t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力量、能力非常强大,像牛一样踏实稳健。
旁午(bàng w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守战(shǒu zhàn)的意思:指坚守阵地,勇敢抵抗敌人的进攻。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渭滨(wèi bīn)的意思:渭滨是指渭河的岸边,用来形容地处边远、贫瘠的地方。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县符(xiàn fú)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权力等地位的象征。
小车(xiǎo chē)的意思:小车指的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用来比喻力量、地位等方面较小的人或事物。
轧轧(yà yà)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声音。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中子(zhōng zǐ)的意思:中子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或物。它强调在某个团体或事件中起着重要中心的作用。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 注释
- 极边:最前线。
官军:朝廷军队。
次边:后方。
丁壮:青壮年男子。
俱:都。
县符:县令的文书。
旁午:纷繁交错。
催调发:催促出发。
大车小车:运输车辆。
声轧轧:声音嘈杂。
霜寒:霜冷。
晷短:白天短。
路又滑:道路湿滑。
檐夫:挑夫。
肩穿:肩扛。
牛蹄脱:牛蹄磨损。
汉军:汉代军队。
屯渭滨:驻扎在渭水边。
子弟:士兵。
皆:都。
耕人:农夫。
- 翻译
- 前线守军驻扎在战场,后方青壮年都运送粮食。
县令文书纷繁催促出发,大车小车载物声嘈杂。
霜冷天短道路又湿滑,民夫肩扛背负牛蹄磨损。
唉,何时能有汉军驻扎渭水边,营地里的士兵都是农夫出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事生活的画面,通过对官军守卫战场和士兵运送粮食等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艰苦与冷清。诗中“极边官军守战场”一句直接设置了严肃紧张的氛围,而“次边丁壮俱运粮”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劳役和辛酸。
"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这两句,通过对时光流逝与急促声音的描绘,加深了诗中紧迫的节奏感。"霜寒晷短路又滑,檐夫肩穿牛蹄脱"则是从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上强化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表达了一种对归期的渴望以及战争带来的离乱与哀伤。诗中的"呜呼"一词,更添了一份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军事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丈埔为宋张丞相世杰夫人许氏大战元兵殉节处,旧有祠,废久矣,子惠署县为商复旧迹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
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
重表幽芳关庙貌,浮山南望夕阳中。
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为文丞相题沁园春词处,旁即丞相祠也,秋日过谒,敬赋二律·其二
石阙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南客旅愁观海大,东山云气压城阴。
斜阳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鸦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