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明 府 还 北 唐 /方 干 故 园 终 不 住 ,剑 鹤 在 扁 舟 。尽 室 无 余 俸 ,还 家 得 白 头 。钟 催 吴 岫 晓 ,月 绕 渭 河 流 。曾 是 栖 安 邑 ,恩 期 异 日 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尽室(jìn shì)的意思:尽快、尽量地做某事,不遗余力地完成某项任务。
吴岫(wú xiù)的意思:吴岫是一个描述山势的成语,指高峻的山峰。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 翻译
- 最终无法久居故乡,只带着剑和鹤泛舟江湖。
全家生活俭朴无多余俸禄,回家时已满头白发。
晨钟催促着吴地的山峦迎来拂晓,月光环绕着渭河静静流淌。
曾经在安定的地方栖身,期待他日能有机会报答恩情。
- 注释
- 故园:故乡,指自己的家乡。
不住:无法长久居住。
剑鹤:剑象征着壮志或防身,鹤常寓意隐逸高洁。
扁舟:小船,常用于形容隐士或游子的生活。
尽室:全家。
无馀俸:没有多余的薪水或收入。
还家:回到家中。
白头:满头白发,形容年老。
钟催:寺庙的晨钟声似乎在催促时间的流逝。
吴岫:吴地的山峰,这里泛指江南山水。
晓:拂晓,黎明。
月绕:月光映照或环绕。
渭河:流经中国陕西省的一条河流。
曾是:曾经。
栖安邑:在安宁的地方居住过,安邑可能指代某个安定的居所。
恩期:期望报答恩情的时候。
异日:他日,将来。
-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追怀。"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难舍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则是对个人处境的一种慨叹,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已到了耗竭的地步,甚至连头发都变白了。
接下来的两句"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通过钟声和月光的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清冷之感。钟声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月亮则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一种绵长回味。
最后两句"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这里的"栖安邑"可能指的是一段宁静和平的生活,而"恩期异日酬"则暗示着对未来某种恩惠或是赐予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时光流逝、个人境遇以及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