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啸》
《一啸》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一啸江天暮,长吟风物新。

无家作客,有钵未曾贫。

不识山路,空知林木亲。

平生意气强半为人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吟风(yín fēng)的意思:指吟咏风景、吟诗作赋等艺术活动。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名为《一啸》。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独立于天地之间,以啸声回应江天暮色,以长吟迎接风物更新的场景。诗人通过“无家终作客,有钵未曾贫”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四处漂泊却内心充实,不为物质所困的生活态度。接下来,“不识云山路,空知林木亲”两句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对山川路径不甚了解,却能与林木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最后,“平生多意气,强半为人瞋”揭示了诗人一生充满豪情壮志,但同时也因自己的坚持和个性而招致了不少人的不满或怨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乐大夫挽词五首·其四

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

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草露当春泣,松风向暮哀。

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0)

题太白山隐者

高居在幽岭,人得见时稀。

写箓扃虚白,寻僧到翠微。

扫坛星下宿,收药雨中归。

从服小还后,自疑身解飞。

(0)

寄石桥僧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

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0)

小古镜

字已无人识,唯应记铸年。

见来深似水,携去重于钱。

鸾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

宫中照黄帝,曾得化为仙。

(0)

送越僧元瑞

静中无伴侣,今亦独随缘。

昨夜离空室,焚香净去船。

(0)

题开元寺水阁

年来独向此游频,谢氏青山与寺邻。

朱槛夜飞溪路雪,碧林晴隔马蹄尘。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