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牡丹栽》
《移牡丹栽》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zāi
táng / bái

jīnqiánmǎidānzāichùcóngbiézhǔlái

hóngfāngkānháikānhènbǎichùjiāngbǎichùkā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芳(hóng fāng)的意思:红色的花朵,形容美丽的女子。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注释
金钱:古代购买物品的货币。
牡丹栽:牡丹花的幼苗,这里指牡丹花。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辞丛别主:离开原有的花丛,与原来的主人分离。
红芳:红色的花朵,代指牡丹。
堪惜:值得怜惜,值得珍惜。
堪恨:令人遗憾,令人惋惜。
百处移将:被移植到很多地方。
百处开:在许多地方开放。
翻译
用金钱买来的牡丹花苗,它在哪里告别原来的主人而来呢?
红色的花朵值得珍惜却又令人遗憾,因为它被移植到许多地方到处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移牡丹栽》。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牡丹移植过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不舍之情。

首句“金钱买得牡丹栽”直接而明快,展示了牡丹的价值非凡。紧接着,“何处辞丛别主来?”则流露出诗人在选择牡丹新主人时的踌躇与纠结。这里的“丛”指的是牡丹成群生长的地方,而“别主”则是将其从原地移走,意味着要找到新的栖息之所。

第三句“红芳堪惜还堪恨”,诗人用“堪惜”和“堪恨”两个词语,传达了对牡丹美丽花朵的不舍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牡丹被誉为“富贵之花”,其花色鲜艳,自然引起人们的珍爱。

末句“百处移将百处开”则描绘出诗人希望牡丹在新的环境中依然能盛开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美丽事物永恒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移植过程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极相思

五更楼上闻钟。梦荡锦窝红。

烛摇钗影,月揉花影,帘隔当中。

却尾推幺浑强事,一声声、腕懒弦松。

相留不住,相看不语,醉汝愁侬。

(0)

洞仙歌.书桐花女士扇

锦篝斜倚,恰丁香烟袅。帘水屏山翠萦绕。

靥涡春上晕,回烛凝看,难画处,带醉含颦都好。

玉筝凄怨语,梦断江南,桃叶杨枝几人老。

新曲为郎翻,妾是桐花,郎还作、桐花凤小。

正院寂、门闲月微黄,问两点秋心,那边先到。

(0)

清平乐.庭前金凤花百本,向晓尽开,蝶侣蜂群,飞宿上下,仿佛具南田翁画意

嫣红欲绝。瘦朵藏低叶。鬟袖不知风露湿。

亸向晓凉时节。蝶蜂栩栩仙仙。泥人半晌缠绵。

画箔秋灯儿女,夜来若个深怜。

(0)

迈陂塘.野园观荷花

自樱桃、牡丹开后,园门寂闭风雨。

几回孤负东君约,来又传花时序。飙影度。

认空翠流金,欲卷愁烟去。横杯醉许。

愿荻角菇心,棋南画北,留我过阑暑。

芳姿向、红情绿意谁赋。白云词客千古。

月明池榭初凉夕,双鶒隔波低舞。帘挂否。

定约个春鬟、抱笛香边语。袜罗泥步。

总不似吴兴,陂三十六,裳佩乱无主。

(0)

疏帘淡月.小谱鸣一见和帘阴簟痕二词即依其调各广一解

银奁云腻。问背影梳头,晓凉钩未。

蒜押无声,镇过酿花天气。罗衫涴满湘江泪。

擘冰弦、雾心弹起。惹人栏隙,几回悄听,几回潜避。

自飘泊、丁娘千里。剩蜗涎黏户,蛛网萦地。

漪影还浮,此外拍天春水。

篝香惯约笼鹦睡,甚杨花、和梦揉碎。

那边楼阁,明珠换绣,不遮双髻。

(0)

清平乐.过明瑟园

奁云昼暝。约略春人并。花幕重重庭院静。

添个高低蝶影。蝶飞还傍东墙。花枝又转斜阳。

蓦地重门开了,有人行过回廊。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