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蝉 唐 /唐 彦 谦 翠 竹 高 梧 夹 后 溪 ,劲 风 危 露 雨 凄 凄 。那 知 北 牖 残 灯 暗 ,又 送 西 楼 片 月 低 。清 夜 更 长 应 未 已 ,远 烟 寻 断 莫 频 嘶 。羁 人 此 夕 如 三 岁 ,不 整 寒 衾 待 曙 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牖(běi yǒu)的意思:指居室里面最北边的窗户。比喻人退隐幕后,不再出任重要职务。
不整(bù zhěng)的意思:不整指事物不整齐、不规整,形容杂乱无序。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寒衾(hán q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冷淡,相互之间缺乏温暖和关心。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劲风(jì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有力量。
露雨(lù yǔ)的意思:露雨指的是雨露,比喻微小的雨滴。常用来形容细雨。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曙鸡(shǔ jī)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鸡鸣声,也用来形容希望的出现或新的开始。
危露(wēi lù)的意思:形容危险的局势已经显露出来或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远烟(yuǎn yān)的意思:远处的烟雾,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 注释
- 翠竹:青翠的竹子。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危露:危险或陡峭的露珠,形容露水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北牖:北方的窗户。
残灯:灯火微弱,即将熄灭。
西楼:西方的楼阁。
远烟:远方的炊烟或雾气。
羁人:漂泊在外的人。
寒衾:寒冷的被子。
曙鸡:报晓的公鸡。
- 翻译
- 翠绿的竹子和高大的梧桐树夹杂在后溪两侧,强劲的风吹过,露水带着凄凉的雨意。
谁能想到,在北窗下,昏黄的残灯下显得更加暗淡,又看见西楼上的月亮低垂落下。
深夜似乎更加漫长,希望它不要轻易结束,远处的烟雾寻找断续的痕迹,不要频繁地鸣叫。
漂泊在外的人今晚仿佛过了三年,连寒冷的被褥都不整理,只等待天明的公鸡报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冷清的夜景。翠竹高梧夹护着后溪,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劲风中带有危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整个气氛显得凄凄惨惨。此情此境,让人不禁联想到夜晚的寂寞与孤独。
诗人通过“那知北牖残灯暗”一句,转向室内的景象。北牖,即北窗,残灯暗淡无光,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寂寞。而“又送西楼片月低”则继续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西楼下的那一片月亮似乎也在诉说着夜的深沉。
接下来的“清夜更长应未已,远烟寻断莫频嘶”表达了诗人对夜的深长和无尽的感受。远烟寻断,即便是有烟火,也是断续不连,给人以孤独与凄凉之感。而“莫频嘶”,则是在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过度发出声响,以免打破这夜晚的宁静。
最后,“羁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一句,通过将夜晚中的自己比作三岁孩童,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于温暖与安全的渴望。羁人,即被羁留的人,感受到的是无法逃脱的孤独和无奈。而“不整寒衾待曙鸡”,则是说即便是在这样寒冷的夜晚,也只能裹着被子等待天亮,不得不显露出一种无助与无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夜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谏议赴河西节度判官兼呈韩王二侍御
贤哉征西将,幕府多俊人。
筹议秉刀尺,话言在经纶。
先鞭羡之子,走马辞咸秦。
庭论许名实,数公当即真。
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
今者所从谁,不闻歌苦辛。
黄云萧关道,白日惊沙尘。
虏寇有时猎,汉兵行复巡。
王师已无战,传檄奉良臣。
巢乌行
乌生几子林萧条,雄乌求食雌守巢。
夜愁风雨巢倾覆,常见一乌巢下宿。
日长雏饥雄未回,雌乌下巢去哀哀。
野田春尽少遗谷,寻食不得饥飞来。
黄雀亦引数青雀,雀飞未远乌惊落。
既分青雀啖尔雏,尔雏虽长心何如。
将飞不飞犹未忍,古瑟写哀哀不尽。
杀生养生复养生,呜呜啧啧何时平。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