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人(cūn rén)的意思:指乡村中的居民,也可用来形容人简单朴素、乡土气息浓厚。
河平(hé p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蝗旱(huáng hàn)的意思:指因蝗虫成灾或旱情严重而造成的灾害。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筋骸(jīn hái)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也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健壮有力。
救饥(jiù jī)的意思:解救人们的饥饿。
空村(kōng cūn)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村庄,形容人烟稀少或寂静无人的场所。
淋浪(lín làng)的意思:淋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被浪花所淋湿。
伶俜(líng p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机智敏捷。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仍岁(réng suì)的意思:指人年纪虽已老,但精神仍旧充沛,活力不减。
时辈(shí bè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或同一辈分的人。
相仍(xiāng réng)的意思:相互投射、互相反映
姓字(xìng zì)的意思:姓氏、名字。
行帐(xíng zhàng)的意思:指人行动或行为有规矩、有分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的社会背景下的百姓生活。诗人元好问以深沉的情感,细腻地刻画了人民在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中的悲惨境遇。
首联“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开篇即点明了连年灾荒的背景,百姓们在饥饿与灾难中挣扎求生,不得不踏上归乡之路。这里“伶俜”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孤独无助、疲惫不堪的状态。
颔联“空令姓字喧时辈,不救饥寒趋路傍”,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无奈。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人们的名字也难以在时代中留下痕迹,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饥饿与寒冷中寻求一线生机。
颈联“行帐马嘶尘澒洞,空村人去雨淋浪”,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乱与灾荒带来的破坏。行进的帐篷中马匹嘶鸣,尘土飞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荡荡的村庄,人们离去后只留下雨水淋漓的痕迹,一片荒凉。
尾联“河平千里筋骸尽,更欲驱车上太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尽管河流平静,但人们的筋骨早已被苦难折磨殆尽,他们仍在寻找出路,即便要面对更加艰难的旅程——上太行山。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其二董旗坝观梅用前韵
峰回路转车初换。迎人冷香先散。
十里溪塍,万株琼玉,尽许乘间游晏。行吟伫念。
疑邓尉繁英,称来山县。
一白迷漫,海浮香雪去尘远。寻幽腰脚尚健。
奈咏花才拙,大不如愿。
且让江城,谱成新引,吹入鹤楼仙馆。归途趁晚。
倘劫漏乡园,明年重见。老态虽增。想花曾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