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草欣相服,欹疏老石巅。
花清人远后,春减雨肥天。
这首诗描绘了在岩石之巅,群草欣然相依的情景。诗人通过“花清人远后,春减雨肥天”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展现了春雨过后,花朵在远处显得更加清新,春天的气息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浓郁的景象。"端可为名友,宁教字散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希望如同兰花般高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赏自然之美,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最后,“萧条殊不偶,长结水云缘”则流露出一种虽处孤独但仍坚守自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昔在元世祖,分地王关中。
潜藩富才彦,一一皆夔龙。
谁欤任儒学,先正推许公。
沾濡布教雨,鼓舞振文风。
后来踵其轨,厥称萧与同。
发挥圣贤道,张生皇王功。
出处虽异致,德义非殊宗。
至今关辅间,教思蔼无穷。
前哲日云远,怅望吾焉从。
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
人身亦一物,于何较媸妍。
古人有不朽,身后贵名传。
鸿勋勒惇史,奥学在崇编。
托兹以名世,庶用垂不刊。
孰知竹帛寿,不似金石坚。
夙予秉微尚,外慕俱弃捐。
独持方寸心,千载明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