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经 潘 葑 宋 /杨 万 里 油 窗 著 雨 光 不 湿 ,东 风 忽 转 西 风 急 。蓬 声 萧 萧 河 水 涩 ,牵 船 不 行 人 却 立 。雨 中 蒿 师 风 堕 笠 ,潘 葑 未 到 眼 先 入 。岸 柳 垂 头 向 人 揖 ,一 时 唤 入 诚 斋 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垂头(chuí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沮丧、失望、无精打采等情绪。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篙师(gāo shī)的意思:指船上的舵手,也泛指指挥者或领导者。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篷声(péng shēng)的意思:指大风吹动帆篷的声音,比喻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样子。
牵船(qiān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牵引着一艘船,引申为帮助别人或帮助他人共同前进。
却立(què lì)的意思:指退让、让步。
师风(shī fēng)的意思:指教师的品德风范和教育方式。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初晴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细致观察。
首句“油窗著雨光不湿”用“油纸窗户”的意象生动地传达了雨滴在窗上留下的水珠并未渗透,既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如丝的特点,也反映出诗人细腻的情感。
紧接着“东风忽转西风急”则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春日中风向变化的迅速和多变,以及风力增强的急促感,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画面。
第三句“篷声萧萧河水涩”中的“篷声”描绘了雨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这个细节不仅增加了听觉效果,也反映出诗人对环境声音的敏感捕捉。同时,“河水涩”则是通过形容词来传达春日河流水位上涨、流速加快的景象。
“牵船不行人却立”这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因风雨和急流导致的小船无法前进,而岸上的行人们却静止不动,形成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示了自然力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五句“雨中篙师风堕笠”通过对篙师(即掌舵的人)形象的刻画,强调了他们在风雨交加中的努力与艰辛。同时,“潘葑未到眼先入”则是诗人预期将要抵达的目的地“潘葑”,但因为种种原因尚未来临,却已让人心生向往,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期待。
最后两句“岸柳垂头向人揖,一时唤入诚斋集”则是通过柳树垂挂的姿态,传达了一种亲切和招摇之意,同时,“一时唤入诚斋集”表明诗人被这景象所吸引,似乎瞬间就融入了“诚斋集”的境界,这里或许暗示着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风向变化、河水流速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物行为和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艺术的高超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遣怀·其二
设想自坚确,百物曾不逾。
冥激最感人,失玩徒须臾。
上志豁素期,下志结根株。
朱颜定无方,交袂光亦殊。
罗词情四际,织意安能拘。
皎皎东西岑,不言神先趋。
紫兰荫飞盖,绛节焕华区。
泛泛若愁思,愿子自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