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陀一水去,腾蹴数峰峙。
轩楹仍东辟,晚秀皖如洗。
崖涧饱所经,兹乃形性侈。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陂陀(pō tuó)的意思:指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不理(bù lǐ)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不理睬
发倦(fā juàn)的意思:疲劳不堪,非常疲倦。
烦促(fán cù)的意思:形容心情烦躁,急切而不安定。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疾走(jí zǒu)的意思:快速奔跑,迅猛行动
经始(jīng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开阳(kāi yáng)的意思:指天气放晴,阳光明媚。
流徙(liú xǐ)的意思:指人们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家乡流亡他乡。
眄睐(miǎn lài)的意思:指看重、喜爱、钟爱。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起(sān qǐ)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连续出现三次。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形性(xíng xìng)的意思:形状或特性
轩楹(xuān yíng)的意思:指宏伟的建筑物和华丽的门楣。
眼力(yǎn l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的敏锐程度和洞察力。
阳方(yá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也泛指东方国家或文化。
一息(yī xī)的意思:一息指呼吸的间隔,也引申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形容非常危急、紧迫,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极限。
寅缘(yín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特指因为同出生年份而有着特殊的缘分。
蝇头(yíng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微不足道。
缀旒(zhuì liú)的意思:指人们将鸟的羽毛或者花草系在帽子上,以示荣耀和尊贵。
自定(zì dìng)的意思:自己决定、自行安排
走影(zǒu yǐng)的意思:指人或物的影子离开原来的位置,表示突然离开或消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东流圣感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客从西南来,明发倦流徙”点明了诗人的行旅背景,他从西南方向而来,在黎明时分感到旅途的疲惫。接着,“寅缘泊烦促,羁凫染寒水”描述了诗人停泊在一处,周围环境显得有些压抑和寒冷,仿佛被束缚的鸭子一般。
“祇园开阳方,百年此经始”转而描绘了寺庙的景象,阳光刚刚开始照耀,这座寺庙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接下来的“陂陀一水去,腾蹴数峰峙”则展现了山水之美,水流蜿蜒而去,几座山峰矗立在前方。
“轩楹仍东辟,晚秀皖如洗”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布局和环境,轩楹(门廊)依然向东延伸,晚上的景色如同被洗涤一般清新。随后,“物随眄睐移,一息间三起”表达了诗人对周围事物的敏锐观察,每呼吸一次,就能看到不同的景象。
“僧閒神自定,童野发不理”描绘了僧侣的宁静生活,他们心神安定,孩童的头发也未被打理。接下来,“平生腐儒计,鞍肉蚀两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他曾经作为书生,鞍马劳顿,身体消瘦。
“眼力耗蝇头,半豁缀旒齿”则描述了诗人视力衰退,只能勉强看清蝇头大小的文字,牙齿也因年老而脱落。最后,“崖涧饱所经,兹乃形性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体验,即使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内心却更加丰富和宽广。而“疾走影不休,兼忘竟何是”则以动态的视角结束全诗,即使在快速奔跑中,也不忘思考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教以及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碧绿丹黄,偷花俊眼天生就。
伯劳何处,更解避、艳装红袖。
款款池心轻点,水面添微皱。莲叶底、乍无还有。
引纤手。便待与、风流蛱蝶,都当作、花儿绣。
香囊诗袋,尽施展、聪明手。
绣到叠飞双逐,羞涩停良久。金针上、一线春情透。
贵且富,万事足,行年忽忽三十六。
清风清,明月明,清风明月,于我如有情。
全真道士黄云谷,画我仍为道人服。
上清冠,怡妙颜,飘然凌霞,倒影不复还。
蓬莱岛,生芝草,万劫无人盗。
御罡风,乘飞龙,紫鸶翱翔,左右双玉童。
执圭中立天仙戒,瘦骨峻嶒心自在。
意生身,无边春,游戏恒河,沙数世界尘。
尺幅传神,真实相、都成故纸。
何代物、当时画者,本无名字。
法外觅心吾丧我,水中见影同耶异。
弄沧浪、冷眼看轻鸥,西来意。谁对朕,浑不识。
凡与圣,平等知。待虚空打破,法门不二。
精进不随帆柁转,逍遥独立风波地。
赚憨奴、五十五牧钱,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