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文光都阃邀游西湖》
《张文光都阃邀游西湖》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年不向西湖醉,此日真成两度游。

三竺中秋渐肃,两高峰顶雨初收。

云峦飞翠迎吟舫,水树分青落酒瓯。

最爱主人道气不妨日暮迟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迟留(chí liú)的意思:迟延逗留,拖延不去。

道气(dào qì)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具备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竺(sān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维敏捷、才智出众。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承恩在明末受邀与张文光都阃一同游览西湖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情谊的深切感慨。

首联“七年不向西湖醉,此日真成两度游”,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七年未至,今日重游,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访,更蕴含着对西湖独特魅力的深深怀念和对此次邀请的珍惜之情。

颔联“三竺寺中秋渐肃,两高峰顶雨初收”,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之美。中秋时节,三竺寺周围秋意渐浓,而两高峰之巅,刚刚经历了一场小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颈联“云峦飞翠迎吟舫,水树分青落酒瓯”,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秀美风光。云雾缭绕的山峦仿佛在迎接游船,翠绿的色彩与湖水相映成趣。水边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将绿色的枝叶洒入酒杯之中,增添了诗情画意。

尾联“最爱主人多道气,不妨日暮为迟留”,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张文光的赞赏和对这次聚会的喜爱。主人的高雅气质让诗人倍感愉悦,即使到了傍晚,也不愿离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飞云洞景十二首·其十一五湖烟景

烟波浩渺接平芜,天为何人豁五湖。

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

(0)

对菊

摇落西风感岁华,几枝彭泽径中花。

餐英亦类东篱酌,羁客惭非处士家。

(0)

读朱大复海牢骚二首·其二

难将卑湿比长沙,三载栖迟倦忆家。

君自楚材工九辨,卜居吾亦困天涯。

(0)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其二

玄英吹尽一冬阑,百里同君共岁寒。

下榻几能过仲举,独传篇咏可人看。

(0)

题春草池塘卷送邓生访其从兄别驾

江北江南路几千,春风容易老华年。

谢家兄弟多相似,不识何人是惠连。

(0)

题画四首·其三书

万纪因心画,千言萃圣文。

总缘笔有彩,随处掞风云。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