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傅 钦 之 宋 /邵 雍 钦 之 谓 我 曰 :诗 似 多 吟 ,不 如 少 吟 。诗 欲 少 吟 ,不 如 不 吟 。我 谓 钦 之 曰 :亦 不 多 吟 ,亦 不 少 吟 。亦 不 不 吟 ,亦 不 必 吟 。芝 兰 在 室 ,不 能 无 臭 。金 石 振 地 ,不 能 无 声 。恶 则 哀 之 ,哀 而 不 伤 。善 则 乐 之 ,乐 而 不 淫 。
- 注释
- 芝兰:比喻贤德之人或美好的事物。
室:室内,家中。
臭:香气。
金石:金属和石头,象征坚硬和持久。
振地:敲击地面。
声:声音。
- 翻译
- 室内有芝兰,香气自然弥漫。
即使金石敲击地面,声音也不会消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答傅钦之》,以芝兰和金石为比喻,阐述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性的内在力量。"芝兰在室,不能无臭",意思是高尚的品德如同室内的芝兰,自然散发出芬芳,暗示人的良好品质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周围环境。"金石振地,不能无声",进一步强调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声音,即使是坚硬的金石,振动也会发出声响,寓意人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影响。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对于不良行为,诗人表达的是悲哀之情,但这种悲哀不是过度沉溺,而是理智的反思和警醒。"善则乐之,乐而不淫",对于美德和善行,诗人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不过度,保持了内心的平衡和节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人性中善恶的理性态度,体现了邵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肩舆入西峪即景成什
西峪属创得,峰峦实案衍。
而复工曲折,溪壑万千转。
是间搆书堂,缥帙芸香展。
其他姑且置,首当命步辇。
舆者逸固佳,肩者劳犹缱。
十步一憩息,率就绿阴善。
以迟到乃速,居高下尽辨。
目所不暇给,谁云足一脔。
人情喜鲜新,斯之未能免。
降旨免山东被水州县积欠诗以志事
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
此地昨秋潦,宵旰廑忧虑。
春来宽大诏,率已屡颁布。
经过切体察,老幼迎跸路。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
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
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
安心勤耕农,有秋冀可遇。
复雨
昨夜雨已好,侵晨趋问安。
视事取近便,依例憩讨源。
进止次第毕,驾言万寿山。
山气较前佳,吾犹冀泽连。
便命肩舆归,御园才登船。
雨脚森然落,三峡忽倒悬。
丰隆奋厥鼓,列缺扬其鞭。
咫尺几曲川,渺若无涯边。
但见上与下,一水无馀焉。
炎熇顿如失,切体生微寒。
此番实畅足,额手慰且虔。
明当返清禁,吾将验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