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色度(sè dù)的意思:指一个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
诗篇(shī piān)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诗(总称)。这些诗篇写得很动人。(作主语)
(2) (名)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构成]
偏正式:诗(篇
[例句]
这是光辉的诗篇。(作宾语)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送穷(sòng qióng)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或行为而使人陷入贫困境地。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赭山(zhě shān)的意思:形容山体红色或土质赤红。
- 鉴赏
这首诗《乙未除夕雪》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雪景,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首联“节物惊心此夜中,渐看衰鬓逐飞蓬。”以“节物”点出时令,除夕之夜,诗人的心境被周围景象触动,仿佛看见自己日渐苍老的鬓发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颔联“不烦儿女为裁胜,自有诗篇可送穷。”诗人认为无需儿女操劳准备新年装饰,他已有了创作诗篇来驱除旧岁的霉运,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和文学创作的自信。
颈联“殷水薄寒鬲晓雪,赭山暝色度归鸿。”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殷水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澈,晨雪覆盖大地,赭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沉静,归鸿(大雁)在暮色中飞行,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
尾联“柴门岁宴浑无事,试着麻衣咏北风。”诗人想象除夕之夜,家门前的柴门安静无声,他穿着麻衣,吟咏着北风,享受着节日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和节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