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久未妨旱,路穷方见山。
断桥人独去,高屿鸟孤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船,随意游荡,最终登高远眺的场景。首句“扁舟随所适,兹地复跻攀”展现出诗人随性而为的洒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着,“雨久未妨旱,路穷方见山”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长时间的雨水并未带来干旱,反衬出后来见到山景时的惊喜与满足。诗人继续描述了途中景象,“断桥人独去,高屿鸟孤还”,这两句以“断桥”和“高屿”为背景,通过“人独去”和“鸟孤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最后,“东望临安郡,潺湲一水间”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对临安郡的向往,以及通过一条流水与之相隔的微妙情感,既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也蕴含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一次简短却充满感悟的旅行经历,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江流近海迎朝暾,焦山苍苍当海门。
忆君焦山《古鼎篇》,势凌海日倾江源。
金山楼观特瑰丽,撞钟伐鼓风涛喧。
我行再过焦山下,海云堂中空梦魂。
兹山不到屡惆怅,怀惭竟践苏公言。
惟我与君亦如此,知祢不荐昔人耻。
只有思君日夜心,长江湛湛东流水。
日日愁仍揽镜看,楚人憔悴尚南冠。
力微不任施横草,论定终当待阖棺。
元亮晚途甘石隐,孔明早岁本龙蟠。
救时事来须经术,莫遣苍生笑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