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袖名争果,哀家句胜梨。
肯忘花底约,应骂竹枝题。
哀家(āi jiā)的意思:哀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用于自称女性身份,表示自己是一个可怜、可悲的女子。
红楼(hóng lóu)的意思:红楼是指华丽而豪华的宫殿或府邸,也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生活环境或场所。
缕细(lǚ xì)的意思:详细、细致。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三曲(sān qǔ)的意思: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即宽容、和善、真诚的态度。
信马(xìn mǎ)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坦率自然,毫不掩饰。
烟缕(yān lǚ)的意思:烟缕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烟雾飘散的样子。它常用来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或者形容情感或思绪的飘渺。
月痕(yuè hén)的意思:指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也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醉月(zuì yuè)的意思:形容人的情绪高亢,心情畅快,如痴如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湖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
首联“犹忆过三曲,红楼信马蹄。”以回忆起聚会前的场景开始,诗人仿佛在脑海中回溯,经过曲折的小径,来到红楼前,信步而行,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
颔联“香寻烟缕细,人醉月痕西。”进一步描绘了聚会时的氛围。烟缕细指的是轻柔的烟雾,人醉则暗示了聚会的欢乐气氛,月痕西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月亮已经偏向西方,夜色渐深,但人们仍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愿离去。
颈联“欢袖名争果,哀家句胜梨。”这一联对比鲜明,前一句写的是欢愉的场面,朋友们在欢笑中争夺水果,充满乐趣;后一句则是对哀愁的描绘,有人在吟诗作对,诗句之妙甚至超过了梨花之美,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才情比拼。
尾联“肯忘花底约,应骂竹枝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聚会约定的珍视,即使在花下许下的诺言,也绝不会忘记,如果有人违背了约定,恐怕会受到责备,强调了友情和承诺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欢乐与深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