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
《过观来石断愚上人留斋微雨旋霁遂行·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访寺庙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归路临兰若”点明了诗人返回寺庙的路径,这里的“兰若”指的是佛寺,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仍馀揽胜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美景的渴望,即使是在熟悉的环境中,这种好奇心依然存在。
“云烟携客至,麋鹿夹僧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云烟、麋鹿、僧人融入画面中,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云烟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引领着访客来到寺庙;而麋鹿与僧人的互动,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描绘了寺庙内的一幕,雨后的清新与晴天的明媚形成对比,经文诵读完毕后,雨水似乎也停止了,而斋饭之后,马匹在晴朗的天气下悠闲地行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重来非漫约,诸衲记深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访问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情感基础的重逢。这里的“诸衲”指的是僧侣们,他们之间的约定和盟誓,象征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信仰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融合,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