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七》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注释
- 安石: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遗迹:昔日的遗址或踪迹。
山椒:山的高处,这里代指偏远的地方。
底事:何事,为什么。
消:消沉,减退。
- 翻译
- 王安石的风采风流虽已远去,再次来访遗迹仍然在那山椒之处。
这座小山原本就没有花草,为何会让人感到心绪消沉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收录在他的《金陵杂兴二百首》中。诗中的“安石风流”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曾经在金陵(今南京)任职时,有着清廉和文雅的名声,但这里说“苦未遥”,意味着白居易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遗产尚存。接着,“重来遗迹尚山椒”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白居易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看到山椒依旧,感慨万分。
“一丘元自无花草”,这里的“一丘”指的是金陵地区,而“元自无花草”则描绘出这个地方本身就没有华丽的花草。最后,“底事令人觉意消”,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境平和,无牵挂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白居易遗迹的怀念和对金陵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他对前代文人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